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客至》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注。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醅:没滤过的酒
1.依据题材,本诗最适合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 )
A.送别类 B.写景类 C.状物类 D.纪事类
2.“互文见义”是一种前后两句互补互释的修辞手法。本诗运用此种修辞的一项是( )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3.本诗是怎样描写待客场景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至①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②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③。
肯④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②盘飧:盘盛食物统称。③旧醅(pēi):隔年的陈酒。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④肯:乐意。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交谈的生活实感。
B.颈联实写待客之景,由于地处偏僻,家境贫寒,宴席并不丰盛,主人拿出陈年好酒,盛情招待,但仍有歉疚之情。
C.尾联笔意一转,写邀邻翁助兴这一细节,令人想到了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真率纯朴的自然之乐。
D.这首诗善于运用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前两联写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村家真率之情。
5.刘克庄《后村诗话》说:“此篇若戏效元白体者,风格浅切平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风格。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也写出作者当时的心境。
B.诗人虽因菜肴简单、旧醅待客而有歉意,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主人待客的热情。
C.邻居老翁的不请自来把席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D.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结构谨严。
7.这首诗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诗人待客的兴味?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杜甫旧宅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途经浣花溪畔,不禁触景生情,“忆”字直接点出对杜甫的追忆之情。
B.斯人已去,而今徒见旧宅却不再有新诗,“千金无复”突出对杜甫的推崇。
C.颈联中“迟”字内涵丰富,既有马行迟缓之意,又暗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D.山月不知人事变迁,夜晚依旧徘徊江上,作者借月之有情反衬人之无情。
9.诗中“沙崩水槛鸥飞尽”一句,是由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一联化用而来,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妙处。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余年。
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英姿勃发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切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 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
【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②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③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
12.“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杜甫《放船》)
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13.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
E.《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15.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1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17.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1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
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
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①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释】①漫劳:劳驾您。
19.律诗讲求押韵,这两首律诗押韵的字分别是( )
A.四个 四个 B.五个 四个 C.五个 五个 D.四个 五个
20.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21.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二、情景默写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
23.客至
(1)《客至》一诗中从户外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的两句:“ , 。”
(2)《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 , 。”
(3)《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 , 。”
三、语言表达
24.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中学“巴蜀名人研究团”的同学准备的解说词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作修改。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杜甫草堂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深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会不吝赐教。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因为杜甫在成都创作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拜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草堂,瞧一瞧杜甫的风采吧!
四、小阅读-课内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5
A.诗人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通过“屋舍、春水、群鸥”等意象,营造了一幅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的意境。
B.“但见群鸥日日来”,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诗人盛情款待,频频劝饮,竭诚尽意,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心生歉疚之情。
D.诗人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和人情味。
参考答案:
1.D 2.B 3.答题示例:后两联实写待客场景。颈联着意描写因家贫只能以薄菜陈酒待客,表达了主人想竭诚待客却力不从心的歉疚;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居然呼唤邻家老翁来干杯助兴,突出主宾欢聚场景的欢快热烈,极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4.B 5.本诗风格浅切平易。
①选取春水群鸥等意象组成极富情趣的生活场景,“肯与”、“呼取”俗语的运用,语势流畅,浅显易懂;
②诗歌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
6.C 7.(1)细节:为客扫花径,为客打开柴门,菜肴简单,用陈酒招待客人。(2)效果: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浑成,如话家常。
8.D 9.①引发对杜甫草堂生活的联想,暗含追慕之意;
②鸥鸟飞尽凸显草堂今昔变化,传达出人事变迁的伤感;
③眼前景与杜甫诗巧妙联结,意味深长而无斧凿之痕。
10.C 11.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诗人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的强烈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12.C 13.①“愁伴客”写出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悲;②“老随人”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感伤;③“四海尚风尘”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写出诗人心忧天下,悲情愈盛之情。④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乐景写尽哀情。
14.CD 15.《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
16.(1)思乡:“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2)孤独:颔联——远在天外的云,孤月;(3)忠心可表: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4)积极用世、老当益壮:“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5)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 17.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的情感。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
18.(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
19.B 20.C 21.《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
22.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23.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24.①“女士们、先生们”改为“同学们”;
②“莅临”改为“来到”;
③“不吝赐教”改为“尽心解答”;
④“拜谒”改为“参观”;
⑤“瞧一瞧”改为“一睹”。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