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第2课时)(共20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第2课时)(共20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2)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
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课标落实——本节目标
1.口述胞吞、胞吐的过程
2.分析胞吞、胞吐的实例、特点及影响因素
3.掌握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
一、主动运输
4.影响因素:
载体蛋白的数量、能量
(影响能量产生的因素,如O2浓度、温度)
P
P
P点前后的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载体蛋白的数量
限制因素:能量

←限制因素:能量
限制因素:载体蛋白数量

P
→影响呼吸速率,影响能量供应
←无氧呼吸供能
←限制因素:O2浓度
限制因素:载体蛋白数量

P
←限制因素:物质浓度
限制因素:载体蛋白数量或能量

一、主动运输
5.举例: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6.意义:
①Na+ 、K+、Ca2+、Mg2+、I-等离子通过细胞膜(注意浓度方向)
②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与社会的联系
囊性纤维病:
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

黏液阻塞了气道
大部分细胞都能摄入和排出特定的大分子物质
想一想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具备什么条件?
具体如何运输?
——自主阅读P70—P71胞吞、胞吐内容(1min)
物质胞吞、胞吐过程
一、胞吞
1.过程:
①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②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③小囊从细胞膜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不是转运蛋白,是受体蛋白
细胞膜形成
被溶酶体降解
2.实例: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变形虫摄食
需要能量
二、胞吐
1.过程:
①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
②囊泡移到细胞膜处
③与细胞膜融合,大分子排出到细胞外
2.实例:
分泌蛋白的分泌
变形虫排出食物残渣和废物
消化酶、抗体、部分/蛋白质类激素
需要能量
与社会的联系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
这种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
思考.讨论 P71
1.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依赖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
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
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且是大分子有机物,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
能够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小结:胞吞、胞吐
需要膜蛋白(注意不是转运蛋白)、需要能量
4.影响因素:
温度和能量等
2.特点:
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3.结构基础:
1.运输的物质:
一般是大分子、颗粒性物质(注意:也可运输某些小分子)
5.注意:胞吞、胞吐属于跨膜运输,但穿过的膜层数为0层
三、细胞膜的特性
除一些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离子和较小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必须借助于转运蛋白
体现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具有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这样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也需要膜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课堂小结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 胞吞 胞吐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是否耗能
举例
影响因素
高→低
高→低
低→高
不需要
需要
载体/通道蛋白
需要
载体蛋白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水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蛋白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
绝大多数离子的运输
不需要
(需膜蛋白)
变形虫摄食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分泌蛋白的分泌
变形虫排出残渣、废物
外→内
内→外
①少部分水
②气体
③脂溶性分子
④脂质分子
浓度差
温度
浓度差
转运蛋白数量温度
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温度
温度
能量
需要
主动运输
 课堂小结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
(1)“三看法”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
一看分子大小
大分子
小分子、离子
胞吞/胞吐
向外
胞吐
向内
胞呑
二看是否需要能量
需要
主动运输
三看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需要
协助
扩散
不需要
自由
扩散
不需要
被动运输
(2)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3)脂质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1.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的特点。
(5)需要转运蛋白协助的方式为   (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度的因素为   ;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         。
(6)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影响细胞产能),________方式(填字母)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胞吐
葡萄糖
转运蛋白
D(或胞吐)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C
浓度差和转运蛋白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核糖体
C、D
课堂检测
2.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甘油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A
课堂检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或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②③⑥
主动运输②④⑥
胞吞/胞吐与图无关
3.设计实验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课本P72拓展应用2)
思考1: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区别?
是否需要细胞供能
思考3:完善实验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取若干 的柽柳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并放入适宜浓度的无机盐的溶液中
②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乙组 .
③ 环境培养一段时间,测定 .
课堂检测
思考2:细胞主要通过何种生理活动来供能?
呼吸作用
生长状况相似
抑制细胞呼吸
相同且适宜
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
④若 ,则柽柳的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是被动运输
若 ,则柽柳的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
甲乙两组吸收速率相同
甲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
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呼吸抑制剂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蛋白质抑制剂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自变量:有无能量供应)
(自变量:有无转运蛋白)
 课堂小结3:设计实验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