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X单元(章)单元第 课时备课备课时间: 研讨时间: 使用时间:课题 3.2 青春有格 课型教学内容分析 1.课时核心概念 (1)课标解读: 本课所依据的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 (2)教材分析: 在上框题之前,学生学习了《青春的邀约》和《青春的心弦》两课的知识,对青春有了一定的了解,青春期的我们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身体在变,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青春期我们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渴望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有格。本节课的知识是承接上两课的知识,是帮助学生认清青春的界限,增强学生的有格意识 2.内容结构 3.育人价值 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尊,自信,自强,规则等丰满了青春飞翔,是助力青春成长的真正力量。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身心发育急剧加速,好奇心理强烈。但是他们的心智尚不健全,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社会的阅历尚浅。易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身边的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相关事宜,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学习 目标 道德修养: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探究合作来解决 责任意识: 培养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意识政治认同:发挥青春期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弘扬批判精神。学习评价设计 1.分析小童小勇的行为,说出他身上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品质。(指向学习目标 1) 2.学习童小勇的做法,说出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正确做法。(指向学习目标 2) 3.寻找身边真实 的“童小勇”。(指向学习目标 3)智趣课堂教学过程个人备课 集体研究一、导入新课,目标认定 展示田字格让同学们思考这个“格”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如何理解这里的“格”? 二、问题导学,自主复习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3、什么是“止于至善”(含义)?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做法、要求)?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 三、交流互动,合作共享 环节一:行己有耻 带领学生分析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为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展示一段材料:一次,8岁的小海去阿姨家玩时偷拿一个很漂亮的小玩偶,却反过来把责任推到弟弟身上,弟弟因此被妈妈打了一顿。现在的他每想起这件事就非常内疚。知道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月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人们都缺口罩。小海的表哥就决定在网上卖口罩,一个口罩能卖到50元甚至100元一个。他想让小海一起干,小海还在犹豫中。可以得到了解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环节二:止于至善 通过残奥会视频总结残奥精神并且得出做到“止于至善”要从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展示杨震拒金的视频,可以得出慎独,即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环节三: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在这次战“疫”中,“90后”“00后”成为驰援武汉的主力军,人数达到1.2万人,占全国驰拔武汉入数总数的三分之一,遍布各个行业和领域。告别亲人、穿上战袍,出征的那天,他们一夜长大,成为了我们的“英雄”!但在疫情中也有一些人的“任性之举”令我们不耻,有的人趁机哄抬物价、出售假冒口罩,有的人擅自离开隔离区。给他人的生命带来威胁。 四、回扣目标,达标测评 1.“岁月易逝,不要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青春,经不起等待。”“如果你有梦想,就不要放弃它,要努力并坚定地去实现它。”“青春的我们不低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青春的我们渴望拥有( ) ①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 ②自由和飞翔 ③殷实的物质财富 ④尝试做很多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央视《朗读者》节目中的这一句金句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是( ) ①自强不息 ②乐观自信 ③风趣幽默 ④积极进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智 趣 导 图作业设计 青春辩论会:你赞同“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吗?寒门能否出贵子?教学反思改进 在教学设计中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整理出“成长的渴望—逐梦青春”与“飞翔的力量—筑梦青春”两部分内容。课程的设计秉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把活动教学的方式运用到课堂当中,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通过分享青春故事感受青春应有的风采,让学生从内心受到触动,化知为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