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复习考点过关讲练】(串讲课件)(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物态变化【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复习考点过关讲练】(串讲课件)(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人教八上物理复习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复习
2023秋人教版八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目录
01
02
03
方法模型归纳
巩固提升
知识清单
第一部分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第二部分 方法模型归纳
一、熔化和凝固图像
一、熔化和凝固图像
【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4min
C.乙物质在21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CD
二、物态变化的综合分析
状态逆推法
1.找出物体让我们分析判断物体的“终结状态”;
2.逆推形成该状态的可能物态变化过程;
3.根据生活实际确定变化前的“初始状态”;
4.依据“六变化图解”,确定物态变化类型。
【例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说雪熔化要放热
B.俗语“缸穿裙雨来临”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在其外面液化变成小水滴
C.“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冰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
二、物态变化的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1.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50℃
B.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
D.-25℃读作零下25度
B
巩固提升
2.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C
巩固提升
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
A
巩固提升
4.体温计的原理是测温液体的 ,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示数为 ℃。
热胀冷缩
36.5
-21
巩固提升
5.一支用完后忘记甩一甩的体温计,其读数停留在38.1℃,若用该体温计再去测量其他病人的体温时。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时37.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是 ℃;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是 ℃。
38.1
38.5
巩固提升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D
巩固提升
7.把一杯0℃的冰连同杯子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桶中,环境温度为0℃,则(  )
A.杯中的冰要熔化,桶中的冰不熔化
B.杯中的冰不熔化,桶中的冰熔化
C.桶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D.杯中的冰和桶中的冰均熔化

C
巩固提升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min时物质温度是48℃
B
巩固提升
9.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由固态慢慢变软、变稠、变稀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A
巩固提升
10.冬天家人团聚时,爱吃火锅,光滑细嫩的冻豆腐是涮火锅的必备菜品,它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
凝固
熔化
巩固提升
11.小明利用水结成的冰来给发烧中的爸爸进行物理降温,其主要利用冰熔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
吸热
凝固
放热
巩固提升
12.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B
巩固提升
13.《天工开物》的“透火焙(bèi)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烤火能使湿纸干得快,原因是(  )
A.升高了湿纸的温度
B.加快了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C.增大了湿纸的表面积
D.改变了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A
巩固提升
14.如图所示,是太阳下的小狗和刚上岸的游泳者的情境,由图可知
(  )
A.小狗在太阳下吐舌头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B.蒸发现象必须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发生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D.图中游泳者双手抱胸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C
巩固提升
15.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我省很多农村地区使用液化气,如图所示,通常是采用在一定温度下 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液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压缩体积
放热
巩固提升
1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
B.露珠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铁块变成铁
A
巩固提升
17.初冬的早晨,黄河岸边的树枝上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雾凇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D
巩固提升
18.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
B.疑是地上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露是升华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雾是汽化形成的
A
巩固提升
19.“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谷雨”“寒露”“霜降”“小雪”等节气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
巩固提升
20.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放热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固化放热
B
巩固提升
21.中华诗词值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富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需满天”,需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
巩固提升
22.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 ℃;
(2)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小明绘制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图乙所示),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
固液共存
晶体
巩固提升
23.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7~10min观察到烧杯中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同时观察到烧杯上方出现“白气”。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
巩固提升
根据以上现象和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1)水的沸腾是一种 (选填“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
(2)水沸腾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白气”形成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剧烈
吸收
不变
放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