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 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待测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 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电路组成,能动手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
教学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掌握电路图的作图原则。
三、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是今后学习电学的基础,也是研究和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必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概念的强行记忆阶段,所以,要改变学生看到表面现象,就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的思维惯性,从观察现象入手,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起学生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热情,让学生在经历困惑,实践,解惑的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初步懂得探究事物本质的一般步骤,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图片引入——利用白板展示万家灯火和节日彩灯图片各两张。(引导学生得出家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小彩灯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提出问题:小彩灯为什么不能像家用电器一样并联在电路中呢
过渡:小彩灯和一般的家用电器所需要的电压是不一样的。要想知道为什么家用电器要并联、小彩灯要串联、我们需要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下面我们先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要用的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复习电压表的相关知识。(课件展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师生共同强调实验步骤:
1)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检查器材;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检查电路;
3).用电压表测量灯两端的电压,记为 U1;
4).用电压表测量灯 两端的电压,记为 U2,测量总电压为 U,记入表格;
5).更换灯泡,重复步骤 3、4;6).更换电源,重复步骤 3、4;7).
总结:总电压和分电压关系
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两端电压之和。
(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出问题: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一样吗?
3.与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一样吗?
作出猜想: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
设计实验:
1、根据电路图,引导学生与水流进行对比,引出电压与水压有相似之处,并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2、设计实验电路图:
3、动手连接电路,利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L2两端、L1和L2串联后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数据
4、换上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次测量三处的电压。
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6、交流评估:
(1)实验应该多次测量,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2)如果不更换灯泡,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电压 (更换电池)
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与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通过探究实验,逐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们发现科学实践的过程远非理论记忆那么简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总结:多媒体展示:把几节电池串联起来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然后测量这个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后反思
本次新授课整体效果还是很好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并且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学生的学案上的问题与课件中的问题是一一对应的,且课件中做了重要知识内容的标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回答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