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导学】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含义、要求及地位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地位及要求。3.五大发展理念的地位、联系及要求。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意义5.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体系构建】①全体人民 ②理念 ③动力 ④不平衡 ⑤联动 ⑥公平正义 ⑦经济结构 ⑧各个层面 ⑨创新引领 ⑩协调联动 开放型【难点突破】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意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侧重点 原因 措施创新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面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2.高质量发展(1)内涵: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⑵特点:①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必须贯彻的要求;③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四、构建新发展格局怎么做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简答题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C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S%的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45个国家制造业集群带动作用充分显现。(1)描述上图(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对解决制造业突出问题的启示。22.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江苏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江苏省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人认为,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易混辨析】1.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决定。( )2.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要保障人们的各项利益。( )4.某学校推进电子化办公,降低纸张消耗,这是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产。( )5.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完善。( )6.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7.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同步富裕。( )8.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9.创新发展,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10.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堂达标】1.粮食生产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以下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举措有( )①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藏粮于技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增产③立足创新发展理念,突破农业核心技术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农业装备补贴力度,藏粮于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原因可能是( )①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了在国际市场的领先优势②我国汽车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有望实现“换道超越”③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市场需求,积极拓展用户需要的新功能④我国车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巩固了我国汽车大国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这个夏天,“村超”火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以“村超”为引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体育+经济”的“超品牌”,全面带动餐饮、农特产品、赛事周边、住宿、旅游等行业发展。“村超”开赛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3亿元。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是( )①因地制宜,构筑乡村振兴新业态②加强产业联动,解锁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④完善产权制度,促进农民增收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4.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惠民新举措。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无需再进行异地就医备案。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的意义在于( )①消除医疗差异,实现协调高效发展②打通就医壁垒,减轻异地就医负担③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百姓共享健康红利④培养医疗人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有利于( )①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②企业加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③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让绿色理念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3年1月至5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8%,高出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8个百分点,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品产量增长33.4%。5月份,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能够( )①推动产业均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②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助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③实现核心技术自主,保障制造行业投资安全④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扬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公园城市建设逐步完善。公园城市是和城市公园相对应的概念,公园城市是覆盖全城市的大系统,城市是从公园中长出来的一组一组的建筑,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岛式的公园。如今的扬州不仅是文化魅力之城,更是运动活力之城。一大批建在群众身边的生态体育公园,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切实让运动改变扬州人,改变扬州城。如果给上述报道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以民为本协调发展B.共建共享同步发展C.节约资源绿色发展D.创新引领协同发展8.2023年5月10-11日,第十四届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徐州召开。本次论坛就如何推进矿业领域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研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在于( )①坚持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③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④发展循环经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辽宁锦州南宁路600多米长的凌河夜市,建设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置摊位1084个,日均营业额近200万元,可安排就业3000余人,平均每天客流量三四万人,高峰时达五六万人。凌河夜市不仅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多彩的夜间生活体验,也成了夜经济新的发力点。这说明夜市经济能够( )①繁荣市场,全面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③丰富城市经济活动业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④为城市增添“烟火气”,提升城市生活体验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下列对相关举措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径描述正确的有( )A.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B.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预期C.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引导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D.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参考答案【简答题】21.(1)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成为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整体过早呈下降趋势,发展动力不足。(2)①坚持创新、绿色发展理念,运用现代技术科技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进其数字化绿色化转型,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2.(1)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更有利于支撑科技强省。(2)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3)建设新江苏现代化,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4)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易混辨析】1.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实践决定发展理念, 故该判断错误。2.正确【详解】中国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故题中观点正确。3.错误【详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保障人们的合法利益,而不是各项利益。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学校推进电子化办公,降低纸张消耗,是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但是“绿色办公”而非“绿色生产”,故本题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完善。故题中观点错误。6.正确【详解】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故题中观点正确。7.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故题中观点错误。8.错误【详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故题中观点错误。9.错误【详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故题干说法错误。10.错误【详解】应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故本题说法错误。【当堂达标】1.C【详解】②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农业装备补贴力度,藏粮于技;要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②④符合题意。①: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对应的是藏粮于地,不是藏粮于技,①错误。③: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客观实际,而不是立足于创新发展理念,③错误。故本题选C。2.C【详解】②③: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原因可能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市场需求,积极拓展用户需要的新功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也可能是我国汽车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换道超越”,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创新发展,而不是坚持绿色发展,并且“形成了在国际市场的领先优势”的说法夸大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①排除。④:该选项是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的描述,而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C。3.A【详解】①:材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知该地区因地制宜,构筑乡村振兴新业态,①符合题意。②:材料“全面带动餐饮、农特产品、赛事周边、住宿、旅游等行业发展。”可知该地区加强产业联动,解锁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中该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涉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产权制度,③④不选。故本题选A。4.B【详解】②③: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有利于为三地居民提供便捷医疗服务,让百姓共享健康红利。有利于打通就医壁垒,减轻异地就医负担,②③符合题意。①: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不能消除医疗差异,①排除。④:材料不涉及培养医疗人才,④排除。故本题选B。5.A【详解】①②:碳交易发挥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倒逼企业加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①②符合题意。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错误。④:“让绿色理念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其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6.D【详解】②④: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有利于转换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②④正确。①: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与推动产业均衡发展无必然联系,不是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而是高质量发展,①排除。③: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但不可能保障制造行业投资安全,③错误。故本题选D。7.A【详解】A:扬州市逐步完善公园城市建设,以在全城市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岛式的公园,如今的扬州不仅是文化魅力之城,更是运动活力之城。一大批建在群众身边的生态体育公园,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切实让运动改变扬州人,改变扬州城,这强调了扬州市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协调发展,A正确。B:材料强调通过发展公园城市建设,以在全市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岛式的公园,但不涉及同步发展,排除B。C:材料不涉及节约资源,C不合题意。D:材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协调发展,不涉及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排除D。故本题选A。8.C【详解】②③:材料中,循环经济能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由此可见,其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②③符合题意。①:发展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①错误。④:发展循环经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要求,不是意义,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9.D【详解】①:夜间经济能够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全面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说法太绝对,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夜间经济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②不符合题意。③:辽宁锦州的凌河夜市,建设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置摊位1084个,日均营业额近200万元,可安排就业3000余人,这说明发展夜间经济能丰富城市经济活动业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③正确。④:凌河夜市不仅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多彩的夜间生活体验,也成了夜经济新的发力点。这说明发展夜间经济能为城市增添“烟火气”,提升城市生活体验度,④正确。故本题选D。10.A【详解】A: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从而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A正确。B: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法律保护,而不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B错误。C: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不仅仅是民营经济,C错误。D: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D颠倒了关系,错误。故本题选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