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习作复习课:寓情于事与寓情于景六年级下册一抓住特点,说教材二以生为本,说学情三依据课标,说目标四因材施教,说教法五六多元解读,说流程突出特点,说板书目录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生活。一、抓住特点,说教材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分数占小学语文卷面分数的30%,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作文者,得语文!二、以生为本,说学情“作文难,难作文”,学生谈写色变,老师谈写头疼。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座大山,可展示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我校学生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阅读量少,口头表达尚可,书面表达却很欠缺。如何把作文教学简化、让学生爱上写作,是我们课题组在不断思考和研究的方向。教学目标1.复习习作单元和相关的例文,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3.感受例文中对父爱的描述,回忆与父亲或他人的温情时刻,表达对他们真挚的情感。01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2.感受例文中对父爱的描述,回忆与父亲或他人的温情时刻,表达对他们真挚的情感。0三、依据课标,说目标02丰富的教学手段:读导语猜课题、课内外例文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等。多样的学习方法:读写圈画法、联系实际法、反复总结法、例文实践法等。四、因材施教,说教法五、多元解读,说流程精读导语猜课题(一)温习方法品课文(二)例文引路抒己见(三)联系生活谈体会(四)各显身手书情感(五)(一)精读导语猜课题四年级上册《16麻雀》《17爬天都峰》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14刷子李》【设计意图】以四到六年级习作单元的导语入手,回顾有关习作单元的课文,总结围绕“中心”写作的要点。六年级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16盼》中心寓情于事寓 情 于 景直 接 抒 情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二)温习方法品课文【设计意图】从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交流平台”入手,概括描写情感的习作方法,为后文写作做好铺垫。(1)说说作者用几件事来表达情感。(2)小结:这段话用了_____的方法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情感。1.品读《那个星期天》第4段和《匆匆》第3段。【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从熟悉的文章入手,用前面概括出来的方法,学以致用。(三)例文引路抒己见2. 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文章运用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或直接抒情的方法?(1)小组自由讨论。(2)派代表汇报。(3)学生点评。(4)以《草原》为例,小结写作方法。(三)例文引路抒己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小组合作、点评,培养得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四)联系生活谈体会分角色朗读范文《幸福很简单》,完成练习。1.找出寓情于事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2.找出寓情于景的句子,用~~~~~画出来。3.思考:课文运用_____的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情感。4.说一说,生活中你被父亲或他人感动的瞬间。【设计意图】通过读——找——悟——说四个环节,以读促写,读写联动,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前提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结合讨论和例文的写法,写一写父亲或其他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1.学生自由完成习作片段。2.学生点评。3.教师点评。4.学生修改。(五)各显身手书情感【设计意图】习作要有一定速度。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培养学生理解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1.运用寓情于事、寓情于景等多种描写方法,把这个片段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2.学唱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六)作业超市【设计意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唱《父亲》这首歌,既是对父爱的一种升华,也是跨学科学习的一种表现。中心事中藏情景中藏情直接抒情【设计意图】板书就是一节课的浓缩和精华。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七、突出特点,说板书谢谢您的耐心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