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顺序结构的应用
02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01
目录
Contents
01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数据的输入
(1) 输入:input()
<变量>=input(”提示信息:”)
(2) 类型判断:type( )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数据的输入
(1) 输入:input()
<变量>=input(”提示信息:”)
(2) 类型判断:type( )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数据的输出
(1) 输出:print()
print([object,…][,sep=‘ ‘[,end=‘\n’])
② 方括号中的项是可选的,可以省略,如省略则取系统的默认值。
① object是要输出的对象,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等。
③ sep后面的空格(可以指定为其他字符)表示每个输出对象之间的分隔符,如果缺省的话,默认值是一个单个的空格。
④end后面的字符串含义为输出文本尾的一个字符串,如果缺省的话,默认值是一个\n换行符。
02
顺序结构的应用
顺序结构的应用
顺序结构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其语句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的。
不重复执行任何代码,也不跳过任何代码。
一、定义——顺序结构
程序
结果
顺序结构的应用
注释语句用于解释说明代码,程序运行时会自动跳过,不会运行。
1.单行注释:【#】开头
一、定义——注释语句
程序
结果
顺序结构的应用
注释语句用于解释说明代码,程序运行时会自动跳过,不会运行。
1.单行注释:【#】开头
2.多行注释: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但是引号的开始与结束必须是相同类型的。
一、定义——注释语句
顺序结构的应用
问题1:
有两个变量a和b,如何完成两个变量的互换?
开始
输入a,b
输出 a,b
c=a
a=b
结束
b=c
顺序结构的应用
a=3
b=5
t=a
a=b
b=t
以上代码执行完毕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值为3,b值为3
a值为3,b值为5
a值为5,b值为5
a值为5,b值为3
D
方法: 借助第3个变量进行数据交换
顺序结构的应用
问题2:
有两个变量a和b,如何计算并输出二者的平均值?
开始
输入a,b
输出 c
结束
c=(a+b)/2
顺序结构的应用
问题2:
有两个变量a和b,如何计算并输出二者的平均值?
开始
输入a,b
输出 c
结束
c=(a+b)/2
顺序结构的应用
问题3:
设计一个程序输入半径,自动输出圆的周长与面积
开始
输入r
输出 c,s
结束
c=2*3.14*r
s=3.14*r**2
顺序结构的应用
问题3:
设计一个程序输入半径,自动输出圆的周长与面积
开始
输入r
输出 c,s
结束
c=2*3.14*r
s=3.14*r**2
顺序结构的应用
任务:
自主阅读课本p73,p74-75问题及解决步骤
知识小结
顺序结构的应用
02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01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