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节 《延续文化血脉》【自主学习】一、中华文化根1.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_________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_____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_____,名扬世界的__________,异彩纷呈的__________等。(3)特点:博大精深、__________。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______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______,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______________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__________文化,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实践。(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P60+61)A.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________。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__________,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__________。C.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 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P61)(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重要性: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衰,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__________,文化安全和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P62)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转化、__________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二.美德万年长1.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地位、内涵及特点?P62-63(1)形成:__________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2)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____。(3)内涵(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4)特点:__________,博大精深。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4(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_____。(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3. 青少年应怎样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5(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课堂检测】1.(2023年天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体现(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D.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2.(2022·泰安中考)虎年立春之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从中我们体会到( )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3.(2023·苏州)极具古典美的汉服、创新特色浓郁的故宫文创……近年来,追逐“国潮”的时尚正在悄然兴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 ( )①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石家庄模拟)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 ④是家风家教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湖北宜昌)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华夏之母嫘祖,和平使者昭君,巴人始祖廪君,穿越浩瀚的时间长河,在今日宜昌的舞台、课堂、城市肌理中熠熠生辉。延续文化血脉能( )A.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塑造城市品牌谋求巨大经济效益C.吸收外来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 D.增强人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自豪6.(2023河南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该学习和复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文明冲突②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优越的中华文明,形成世界影响力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7.(2022·天津中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国风”赛道、“S”形“雪如意”跳台……这些承载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全盘吸收,兼收并蓄8.(2022·武汉中考)诵读红色家书、表演红色课本剧、寻访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武汉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这些活动( )A.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反映了红色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C.能够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D.体现了武汉市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文化发展参考答案:1--5:AACBD 6-8:CB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导入:杭州亚运会 中国风说一说,视频中你感受到的中国元素有哪些?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新教材)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道德修养】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法治观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守望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健全人格】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58—66,关注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3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如何坚定文化自信?4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内容及特点。567青少年(中学生)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中 华 文 化 根那达慕大会望果节盘王节春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2014年11月11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文化的形成: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 中华文化的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以进步文化为基础文 明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发展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形成:了解中华文化:杭州亚运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完美结合!下图展现的是哪一种运动项目?上图你能联想到哪一种传统工艺品?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了解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国家产生时间发 展结果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烟消云散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面目全非中国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流传至今了解中华文化:结合下面的古代文明对比图,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为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本次杭州亚运会的奖牌取名为“湖山”,它的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良渚文明,展示中国江南文化,呈现杭州山水景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五多年文明历史中创造的智慧结晶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自于熔铸于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植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有人说:有些中华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传承,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向全校同学征集活动方案。请你设计一条路线,使学生沿途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你说明设计思路,并向同学介绍你设计的研学方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探究与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一脉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之间有怎样的精神联系?三种文化具有相同的血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它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兴旺发展。long time no seeadd oilgoji Berryred-cookinglose faceno can do感受文化自信活动:我是翻译家体验文化自信《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 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激发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能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知和接受。国际文化交流,让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肩负着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阅读教材6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盛唐气象,诗情画意火出圈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你看了吗?“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以诗歌的瑰丽描摹壮阔的盛唐画卷,生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中西合璧的动画语言,将独特的“中国式浪漫”传递给世界。影片启示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一、中华文化根重点笔记1.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P60+61)A.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C.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一、中华文化根重点笔记一、中华文化根重点笔记4. 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P61)(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重要性: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衰,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P62)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美 德 万 年 长活动:美德故事我能讲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言,你得到什么启发?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3阅读这两段名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将你的优乐观与同学分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品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我的忧乐观: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乐;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以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为已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4 阅读感悟《凡人微光》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二、美德万年长重点笔记1.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地位、内涵及特点?P62-63(1)形成: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2)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3)内涵(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4)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二、美德万年长重点笔记2.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4(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二、美德万年长重点笔记3. 青少年应怎样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5(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美德万年长中华美德的作用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美德力量在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中华美德的形成、地位、内容和特点知识梳理:课堂检测:1.(2023年天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体现(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D.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2.(2022·泰安中考)虎年立春之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从中我们体会到( )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AA课堂检测:3.(2023·苏州)极具古典美的汉服、创新特色浓郁的故宫文创……近年来,追逐“国潮”的时尚正在悄然兴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 ( ) ①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④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石家庄模拟)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 ④是家风家教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B课堂检测:5.(2023年湖北宜昌)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华夏之母嫘祖,和平使者昭君,巴人始祖廪君,穿越浩瀚的时间长河,在今日宜昌的舞台、课堂、城市肌理中熠熠生辉。延续文化血脉能( )A.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塑造城市品牌谋求巨大经济效益C.吸收外来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 D.增强人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自豪6.(2023河南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该学习和复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文明冲突②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优越的中华文明,形成世界影响力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延续文化血脉》.pptx 5.1《延续文化血脉》学案.doc 亚运会 中国风.mp4 汉字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化自信.wmv 温暖有力量.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