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6.1人民选出的代表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6.1人民选出的代表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我们的国家机构》,聚焦法治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观念”中“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知晓国家机构,做国家小主人”。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有了第一、二单元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 单元内容一览表我们的国家机构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5.国家机构有哪些身边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职权 国家机关的产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6.人大代表为人民人民选出的代表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我们是场外“代表”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使有边界 权力运行受监督 权力违法必追责
本单元链接法治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从认识国家机构到人大代表,最后上升到权力行使有界限,层层递进,让学生由浅入深认识到国家机构并非离我们太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多种服务。本单元以“我是小记者”为主线串联,重点在于让树立参与国家生活的意识,基于此,设置“新闻播报”为本单元的主情境。按照“小记者新闻播报”的逻辑设置“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聚焦社会新闻”三个分情境,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 “参观国家机关”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不同的国家机关,从而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和类别,初步感知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 “采访人大代表”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作为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从而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从采访中加深自身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国家生活。 “聚焦社会新闻”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以社会中的多种关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多种新闻材料,让学生感知社会活动,加深对国家权力的认识。 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参观国家机关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学校部门知多少参观国家机关实地参观国家机关采访人大代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班干部怎么选采访人大代表写一封提案聚焦社会新闻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城管温情执法各种社会新闻观察身边执法行为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在第一二单元接触了宪法和法律,对权利义务有基本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国家机关有一定的认识,可能知道政府、警察、法院等,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国家机构的学习。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职权,增强国家认同。 2.通过采访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同时增强主人翁意识。 3.懂得权力行使有界限,关注社会,以此培养公民意识。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能通过采访等活动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6.1
人民选出的代表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单元学习内容
01
单元教学情境
02
教学目标
03
新知导入
04
新知讲解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我们的国家机构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5.国家机构有哪些 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的产生 了解我们国家的国家机构的产生、种类及职权,知道人大代表的责任及权力行使受到监督,从而更加认同国家。
6.人大代表为人民 人民选出的代表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我们是场外“代表”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 单元教学情境
表1《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
参观国家机关 知道国家机关的类别产生及职权 学校部门知多少 参观国家机关 实地参观国家机关
采访人大代表 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提高自身责任感 班干部怎么选 采访人大代表 写一封提案
聚焦社会新闻 知道国家权力行使有边界且受到监督 城管温情执法 各种社会新闻 观察身边执法行为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能够知道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
2.通过活动探究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新知导入
我们班的班干部是怎么产生的?
无论哪种形式的产生的班干部,都要为班级服务,
在我们国家也有我们一群人在为人民发声,你们知道是谁吗?
竞选
投票
安排
自愿
......
新知导入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你知道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吗
新知讲解
环节一:选举答疑
六年级的学生刘力放学回家时,看到社区宣传栏贴了一张关于选举区人大代表的公告,回家后,刘力向家人提出了疑问。
我和奶奶过两天会去领选民证并在投票日填写选举,你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爸爸的同事李叔叔就是区人大代表,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的话,我帮你联系一下,可以采访他。
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
评价任务
如果你去采访人大代表,你会提哪些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关于选举人大代表的内容
小组讨论:
(1)组内分工协作,做好角色分工。
【人大代表、记者等】
(2)充分调动经验,做好内容输出。
(3)时间5分钟。
知识拓展
在爸爸的帮助下,刘力和同学一起去采访区人大代表李叔叔,李树叔介绍了自己当选的过程,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图,建议他们看看选举法里是怎么规定的。
全体选民
县级、乡级人大代表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
你读懂这张图了吗?我这有个视频,想看看吗?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在爸爸的帮助下,刘力和同学一起去采访区人大代表李叔叔,李树叔介绍了自己当选的过程,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图,建议他们看看选举法里是怎么规定的。
全体选民
县级、乡级人大代表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
现在这张图看懂了吗?结合视频,说一说你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是怎么选举产生的?
知识拓展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多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届人大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举产生。
新知讲解
环节二:一张选票
每次换届选举我们都会积极参加,这张选票分量可不轻,我们要认真选出值得信任的人大代表啊!
为什么爷爷认为这张选票的分量不轻呢
评价任务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
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被认真对待和珍视。
知识拓展
请你依照法律规定,将图示的选举环节按流程先后排序,并将序号填入圆圈内。
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
选民登记
选民投票
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
1
2
3
4

新知讲解
选民登记
选民经过登记,领取选民证后,才能参加选举活动。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选区进行登记
返回
新知讲解
环节三:选举资格
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刘力跟着爷爷来到了选举现场,发现大家都很积极的在投票。
爷爷,我也想去投票。
哈哈哈,那你可没有资格哦~等你长大再说吧。
知识拓展
选举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简单来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才能享有选举资格。
评价任务
判断下列是否拥有选举资格?
刚满18周岁的中学生
小学生
退休的老人
随机接龙游戏
请你想好一个条件,然后叫一位同学来判断,等判断完后,由他出题,叫人判断,以此类推。
课堂总结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作业布置
小小绘画员:结合今天所学,绘制一张人大代表产生图。
板书设计
6.1 人民选出的代表
人大代表
选民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大代表为人民(第1课时) 人民选出的代表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通过本课教学能够知道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 2.通过活动探究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 难点:掌握选举资格。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选举法
四、评价任务 1、模拟采访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设计出有质量的问答。积极参与课堂得1星; 采访有质量,回答有质量得2星。( )☆
选举流程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选举流程。能准确说出选举流程得1星; 能从活动中明白珍惜选票得2星。( )☆
选举资格 评价量表3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判断谁具有选举资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得1星; 能准确判断选举资格得2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我们班的班干部是怎么产生的? 无论哪种形式的产生的班干部,都要为班级服务, 在我们国家也有我们一群人在为人民发声,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提问:你知道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民选出的代表》。 通过熟悉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
讲授新课 环节一:选举答疑 六年级的学生刘力放学回家时,看到社区宣传栏贴了一张关于选举区人大代表的公告,回家后,刘力向家人提出了疑问。 刘力: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 爷爷:我和奶奶过两天会去领选民证并在投票日填写选举,你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爸爸:爸爸的同事李叔叔就是区人大代表,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的话,我帮你联系一下,可以采访他。 如果你去采访人大代表,你会提哪些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关于选举人大代表的内容 小组讨论: (1)组内分工协作,做好角色分工。 【人大代表、记者等】 (2)充分调动经验,做好内容输出。 (3)时间5分钟。 知识拓展1:在爸爸的帮助下,刘力和同学一起去采访区人大代表李叔叔,李树叔介绍了自己当选的过程,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图,建议他们看看选举法里是怎么规定的。 补充视频《人大代表的产生》 现在这张图看懂了吗?结合视频,说一说你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是怎么选举产生的? 总结: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多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届人大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 环节二:一张选票 每次换届选举我们都会积极参加,这张选票分量可不轻,我们要认真选出值得信任的人大代表啊! 为什么爷爷认为这张选票的分量不轻呢 总结: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被认真对待和珍视。 知识拓展2:请你依照法律规定,将图示的选举环节按流程先后排序,并将序号填入圆圈内。 知识拓展3:选民登记 选民经过登记,领取选民证后,才能参加选举活动。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选区进行登记。 环节三:选举资格 刘力跟着爷爷来到了选举现场,发现大家都很积极地在投票。 刘力:爷爷,我也想去投票。 爷爷:哈哈哈,那你可没有资格哦~等你长大再说吧。 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小结:选举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师:简单来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才能享有选举资格。 判断下列是否拥有选举资格? 刚满18周岁的中学生、小学生、退休的老人 【随机接龙游戏】 请你想好一个条件,然后叫一位同学来判断,等判断完后,由他出题,叫人判断,以此类推。 环节一:通过刘力的疑问埋下伏笔,模拟采访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人大代表为人民。 知识拓展1:通过视频的方式直观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 环节二:通过选票的探究明白重要性。 知识拓展2:通过判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环节三:通过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通过游戏加深对选举资格的认识。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估对人大代表的认识。 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知识拓展1:观察学生的回答并做好适当的引导。 环节二:观察学生的回答并做好适当引导。 知识拓展2: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环节三:观察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课堂总结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组内分析今日所学内容。 让学生组内分享的方式灵活生动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教师考查学生总结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作业布置 小小绘画员:结合今天所学,绘制一幅人大代表产生图。 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