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九年级(上)月考
化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6.0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结冰 呼吸 B. 气球爆炸 干冰升华 C. 氢气燃烧 矿石粉碎 D. 海水蒸发 木条复燃
2.饮用矿泉水含有锌、锂、溴、碘、硒等成分,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3.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昊明用的量筒量取的食盐水
B. 王倩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
C. 由于未说明用量,朱林取了氯化钠溶液做实验
D.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硫酸铜晶体
4.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源左端是负极
B.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中的气体
C. 试管中的气体可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小刚同学按所查资料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 )
A. 硝酸铵 B. 小苏打 C. 氢氧化钠 D. 食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少
C. 配制溶液时,搅拌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 时将的氯化钠溶液倒出,其浓度仍为
7.在实验室中,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称量时天平两盘应放置大小相同的纸片
B. 配制过程中使用到了量筒
C.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增大了的溶解度
D.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8.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中生成物为混合物 B. 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间隔: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 水分子的质量: D. 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0分)
1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两个镁原子 ______ :
个水分子 ______ ;
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 ;
钙元素 ______ 。
1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 ______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 。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微粒和微粒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 。
13.近年来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作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与氧气发生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苯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 ;至少回答两条
苯在空气里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
14.程伟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实验问题: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是 ______ 填序号。
A.用自来水浇灭
B.用桌上湿抹布扑盖
C.用沙土盖灭
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如果点燃时发出 ______ ;则证明氢气不纯。
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则他应 ______ 填字母。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药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______ 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
16.【发现问题】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三班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______ 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______ .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 ______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______ ,因为 ______ .
17.用酚酞与酒精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酚酞溶液,需要酒精的质量是______,这些酒精的体积为______酒精的密度为。
18.实验室的实验员老师为给同学们准备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整个配置过程如图所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图的配置过程,然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水结冰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由于产生了新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气球爆炸过程只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态转化成气态,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只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D、海水蒸发过程中水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木条复燃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产生了新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矿泉水中由于含有我们人体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锂、溴、碘及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锂、溴、碘及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锌、锂、溴、碘及硒是我们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本题主要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答案】
【解析】解:、能准确到,故用的量筒量取的食盐水,故选项正确。
B、可以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故选项正确;
C、根据节约药品的原则,未说明用量,取氯化钠溶液做实验,故选项正确;
D、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了硫酸铜晶体,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
A、根据量筒的准确度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用途分析;
C、根据药品的取用规则分析;
D、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电源左端试管内产生气体体积多,与电源负极相连,说法正确;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为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说法错误;
C、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少,为氧气,可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与结论分析;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明确电解水实验现象与结论是解答本题关键。
5.【答案】
【解析】解: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该物质溶于水应吸热,使温度降低。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A选项正确。
B、小苏打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B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C选项错误。
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
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该物质溶于水应吸热,使温度降低,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在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但温度不同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C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但搅拌不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时将的氯化钠溶液倒出,其浓度仍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溶液的相关知识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称量时天平两盘应放置大小相同的纸片,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合;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应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而不能增大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其中一个氢分子未参与反应,故生成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不正确;
B、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B不正确;
C、在该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的数目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等;
D、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数目等。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微观模型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
【解析】解:、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误;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正确;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还可能由原子、离子构成,故错误;
D、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故错误。
故选:。
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D、根据微粒的带电性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
【解析】解:是冰的状态,是水的状态,是水蒸气的状态。
A.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选项说法错误;
B.是冰的状态,是水蒸气,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选项说法错误;
C.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质量不变,即水分子的质量:,选项说法正确;
D.的过程中水没有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 、
【解析】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镁原子表示为。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钙的元素符号是。
故答案为:


、;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钠、氯两种元素 钠 氯化钠 氯气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解: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氯化钠由钠元素、氯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氮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钠属于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氯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氯气分子构成;
同一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因为两者的质子数均为,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小于,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从原子结构上分析,与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钠、氯两种元素;钠;氯化钠;氯气;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知识解答;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
加强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苯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苯还能在空气里与氧气发生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苯氧气水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苯氧气水二氧化碳。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
根据反应原理分析。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4.【答案】玻璃棒 引流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等 滤纸破损
【解析】解: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作用是引流。
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过滤速度太慢可能是因为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或含有的杂质太多等。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故答案为:
玻璃棒;引流;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等;
滤纸破损等。
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 尖锐爆鸣声 大于
【解析】解:酒精灯打翻着火时,要用湿抹布铺盖,故选:;
氢气点燃时有尖锐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
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物体质量较大,他应减少药品
,故选:;
量取时仰视读数会使实际水的体积偏大,因此是大于。
故答案为:;
尖锐的爆鸣声;

大于。
根据实验室安全操作进行分析;
根据氢气燃烧进行分析;
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结合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进行分析,注意实验的误差来源和分析。
16.【答案】;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水蒸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解: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检验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但蜡烛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碳,影响白烟的检验.
在白烟的上方罩一干冷的玻璃片,若出现水珠,说明白烟是水蒸气,而没有水珠,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若检验白烟是否为蜡烛的小颗粒,可以重新点燃,若能燃烧说明为蜡烛小颗粒.
故答案为:
;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
水蒸气.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在验证白烟是否是水蒸气时,可以在白烟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检验是否是石蜡小颗粒时,可用再点燃的方法来验证.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为蜡烛的小颗粒,所以我们若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时,白烟又会燃烧起来.
17.【答案】
【解析】解: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酚酞溶液中,溶质酚酞与溶剂酒精的质量比为::,若酚酞的质量为,则需要酒精的质量为;
酒精的体积为:。
故填:;。
根据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以及液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难度不大。
18.【答案】
【解析】解:的氯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时,每份溶液的质量为,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加入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加入的氯化钠溶液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不大。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