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光的反射现象(课件)(共15张PPT)中职《物理》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光的反射现象(课件)(共15张PPT)中职《物理》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6章
光现象及其应用
本章导读人们所戴的眼镜,平常使用的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都是根据光学原理制成的。本章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光现象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
掌握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目录 Contents
6.1 光的折射现象
6.2 光的反射现象
6.2 光的反射现象
6.2 光的反射现象
6.2.1 光的反射
像这种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传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其光路图如右图所示。
实验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2 光的反射现象
6.2.2 光的全反射
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
1.光的全反射现象
6.2 光的反射现象
如下图(a)所示,让一束光沿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入玻璃,由于光线垂直于分界面,因此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不发生偏折,当光线继续前行照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上,则会出现反射和折射,可观察到有一部分光反射回玻璃内,另一部分光折射到空气中,折射光和反射光的亮度都不如入射光的亮度高。
6.2 光的反射现象
如上图(b)所示,逐渐增大入射角,会观察到折射角和反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是折射光的亮度减弱,反射光的亮度增加。
如上图(c)所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增大到90°,折射光紧贴分界面传播。
如上图(d)所示,当入射角继续增大,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此时反射光几乎和入射光一样亮。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现象。
6.2 光的反射现象
在全反射现象中,把折射角等于90°(即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作临界角,用C表示。对于不同的介质,由于其折射率不同,临界角也不同。当光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以临界角斜射入真空,根据折射定律,有

6.2 光的反射现象
光纤(光导纤维)是用纯度极高的石英拉制成的极细的丝,直径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由于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光在内芯和外套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使得光在光纤中沿着内芯传播,如下图所示。光在内芯中的传播几乎不会损失能量,因此光能损耗非常小。
2.光的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6.2 光的反射现象
课后实践
在透明的饮料瓶一侧开一个小孔,灌满水后让水从小孔流出,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水柱,再用激光笔照射,使得光线从饮料瓶的另一侧穿过饮料瓶射向出水口,观察光线在水柱中的全反射现象,尝试将这一现象拍摄下来,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学生实验5 设计制作简易潜望镜
1.实验目的
(1)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
(2)进一步理解全反射现象的原理。
2.实验器材
全反射棱镜、牙膏盒(或其他纸盒)、透明胶带、双面胶、剪刀。
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的活动的装置。
如右图所示,高处物体反射的光线水平向左射入潜望镜,在全反射棱镜A的作用下,光线的传播方向由水平向左变为竖直向下;光线继续前行,当其射入全反射棱镜B后,传播方向又由竖直向下变回水平向左。此时,若人眼处于全反射棱镜B的左侧,就能看到高处物体的像。
学生实验4 设计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3.实验原理
(1)利用剪刀和透明胶带将牙膏盒制作成如图6-12所示的形状,同时将两个全反射棱镜安放在拐角的位置,并用双面胶固定。
(2)人站在低处,用这个装置观察高处的物体,看能否看到高处物体的像;如果不能,检查并调整两个全反射棱镜的位置和角度,直到能看到高处物体的像为止。
学生实验4 设计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4.实验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