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 教案

资源简介

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科学思维
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了解“热岛效应”,有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
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
三、教学分析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本课设计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 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 实现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 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 ,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