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1 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案课标要求: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课文前设(导语):(结合本课内容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刘邦取得全囚政权,建立了汉朝。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主体内容: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本课主线是:西汉的建立和西汉的统治。西汉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后,面对多年战争造成的残破经济,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汉高祖刘邦吸取秦王教训,与民休息,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汉高祖的儿子汉武帝和孙子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最终出现“文景之治”局面,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此后 2000 余年封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课文旁设:相关史事:(提供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QQABZYqUogggAhBAAAgCUwXCCkAQkAGACIoGAAAAoAAAAQFABAA=}#}课文后设:课后活动:(以形式灵活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1.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賦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知识拓展:(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田赋在中国古代,田赋是农民向国家缴纳的主要赋税。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 1/15 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这政策,对恢复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等有推动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难点: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教学建议:1、西汉的建立运用书中图片(瓦当)导入,引出“汉并天下”,刘邦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的史实。2、休养生息政策*材料研读: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展示以下材料,大致翻译材料中的文言文,总结出西汉初定,百废待兴,急需恢复经济。(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卖子,就食蜀、汉。 ——班固《汉书·食货志》{#{QQABZYqUogggAhBAAAgCUwXCCkAQkAGACIoGAAAAoAAAAQFABAA=}#}(2)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司马迁《史记·平准书》(3)士卒歌之曰:平城之下祸甚苦(刘邦被匈奴所围),七日不食,不能弯弓弩。——荀悦《汉纪·高祖皇帝纪》教师提问: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局面? 原因何在?得到学生回答后,总结。然后提出问题,为了恢复民生,汉高祖会怎么做?给出材料,分组讨论。材料一 颁布罢兵赐复诏,凡复员的军吏卒,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徭。动员流亡之民回乡,“复故爵田宅”。在全国推行释免罪人和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材料二 刘邦规定田赋,即土地税,征收率为什五税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小组讨论:汉高祖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作用。(1)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2)汉高祖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3)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还相应的减免徭役和兵役。作用经过汉高祖和继任的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是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文景之治(缇萦)推诚上书……小女之言,乃感圣意,终除肉刑,以免父事。——刘向《列女传》教师通过缇萦救父认识汉文帝,然后请同学介绍汉文帝、汉景帝如何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还轻徭薄赋。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措施: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应当开辟籍田,朕要亲自带领耕作,供应 祭祀宗庙所需的谷物。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本:史记》朕(汉景帝)亲耕,皇后亲桑,以丰宗庙祭祀祭服,为天下做出表率;不受献纳,减少太官,轻徭薄赋,让天下务农桑,平时有继续,以备灾害。——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本:史记》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文帝重视农业,……文帝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丰,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减轻税赋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QQABZYqUogggAhBAAAgCUwXCCkAQkAGACIoGAAAAoAAAAQFABAA=}#}文帝、景帝又相继废除了黥、劓刑,减轻了笞刑。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但责大指,不求细苛。——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5)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班固《汉书》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表现:材料: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本:史记》期间可穿插课外扩展“田赋”概念。4、结合所学内容,共同探讨课后活动的两个问题(可小组讨论,然后畅所欲言)。活动建议:1、搜集相关史实,了解“文景之治”的繁荣;2、搜集西汉时期农具的图片,制作一个图片集,深入了解西汉的农业发展水平;3、以较通俗的、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史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评价建议1、会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出汉初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采用个体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2、会准确说出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作用,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3、会简要说出“文景之治”的成因,采用个体或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QQABZYqUogggAhBAAAgCUwXCCkAQkAGACIoGAAAAoAAAA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