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导入列位看官,话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因得罪了高衙内,被设计陷害,发配沧州;哪知高衙内仍然不放过他,欲置之于死地……在沧州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林冲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水浒传》的一些基本知识;2.理清情节脉络,感受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3.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体会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第一章知人论世,了解水浒了解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水浒传》《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代说书技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四大名著各有各的颜色:《三国演义》的主题是权力和战争,就像一场宏大的战略游戏。它的颜色是黄色,帝王的颜色。《西游记》是蓝色的,因为它是一本幻想之书,洋溢着孩童般的自由想象。四大名著各有各的颜色:《红楼梦》则是红色与白色。红色是现实的万丈红尘,白色则是理想的永恒之境。它被困在现实之中,却坚守着理想主义的超越精神。《水浒传》的颜色是红色与黑色。它就像丛林里的一把刀,劈开了黑暗中的一腔血。中国小说里,再没有谁像它这样残酷,又这样浓烈。《水浒传》是一个宏大的人性博物馆,书里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里的人物,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有善,有恶,也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有光明,有黑暗,也有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灰暗幽深。第二章概括情节,理清脉络课文之前的情节: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研讨问题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请速读课文,概括情节要点(如“沧州遇旧”“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命运轨迹图沧州遇旧买刀寻敌三五日未见消耗接管草料场亲闻阴谋雪夜复仇第二章鉴赏人物,感悟主旨情节的发展史,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说一说: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的性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明知高俅“生事陷害”,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看到草料场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2.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方面。3.细心、缜密“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做事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细心探查;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4.刚猛激烈,狠毒听到陆谦“来这里害我”,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金圣叹水浒主旨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更悲惨吗?如果说《水浒》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下节预告伏笔和照应是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仔细阅读课文,画出体现伏笔和照应的字词或语句,加以评点,体会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鉴赏小说中伏笔与照应的手法,体会小说精妙的结构艺术;2.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如“风雪”)在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3.管窥见豹,大致了解《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一章伏笔照应,细细鉴赏伏笔和照应是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仔细阅读课文,画出体现伏笔和照应的字词或语句,加以评点,体会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注】伏笔指的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后文将会出现的人/事物/情节预先作出某种提示或暗示。1.为什么一直强调“朔风”?“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没有前面的“朔风”,就没有这一“靠”;没有这一“靠”,林冲就难以了解到真相!2.为什么一直强调“大雪”?“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正是由于雪大,林冲才有向火取暖后的打酒之行;正是由于雪越下越大,屋塌火灭,林冲才能死里逃生。3.浇灭火种“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恐怕火盆内有火炭燃烧起来,搬开破被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4.解腕尖刀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解腕尖刀早就买了,却一直要等到手刃仇人才派上用场,可见用心良苦!契诃夫的枪在故事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比如在一部影片的开头,镜头扫过墙上的一把收藏用的古董枪,到影片结束的时候,它应该发挥作用,比如出其不意地用它干掉手持火箭筒的大坏蛋,否则这杆枪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镜头中。伏笔的作用:有伏笔,就有照应,使情节更合理,结构更严谨!第二章一场风雪,多个妙用看看课文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又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直接描写: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间接描写: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风雪”作用1.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2.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作用第三章艺术成就,管窥见豹1.一流小说的严密逻辑自从林冲上街寻仇,为什么要过了三五日才给他进行工作调动?这三五日,那些要密谋害他们的人,在等什么?在过去的六天里头,被李小二发现的那两个“尴尬人”其实一直都藏在暗处,他们在做一件大事,那就是等待。等什么?等风和雪。他们不傻,大风不来,他们是不会放火的,没有大风,草料场就不会被烧光,他们就不能将林冲置于死地。……风来了,雪来了,林冲的工作被调动了,一切都是按计划走的,一切都是必然。——毕飞宇《小说课》别林斯基说:“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小说中的很多偶然因素,比如巧合,背后都是有其必然性的。使偶然因素有必然性,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是一流小说家的必备能力。2.处处符合生活,因而真实动人在李小二派妻子偷听之前,作者写了那些人的哪些言行?为什么要这么写?一个跟一个闪进店来,末后则又分两拨低着头走出店去;在店里,要酒菜,打发李小二去请客,说起话来都是半吞半吐;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地听见“高太尉”,“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只看见“一帕子物事”、“一封书”,又恰好都是十分重要能透露消息的。有了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描写,层层铺垫,偷听这一行为才顺理成章!3.环境描写极为出色“《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鲁迅杂文《“大雪纷飞”》总结作者以其繁简相济的写作笔法,凝练而独到的文字和语言,生动真切的画面细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再加上风雪烘托,就像打造一座工艺精湛的巨型雕塑,既有整体上的恢弘气度,也有对于细节处的精雕细琢,给我们以独特的审美感受。金圣叹评价:“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水浒传》还讲述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如宋江、武松、杨志等,课后可以再选一个人物,进一步体会《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课后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