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3课时 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一、学会阅读地图——方向1.习惯上,面对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则用指向标确定方向。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方。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按“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确定方向。按要求写出方向。图一中A位于B的正北方向,B位于C的西南方向;图二中A位于B的东北方向,B位于C的正西方向;图三中A位于B的西北方向,B位于C的西南方向。用指向标定向的两种常用方法:(1)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第一步:根据题意定中心。第二步:平移指向标到中心点。第三步:在中心点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步骤:a.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b.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然后依次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c.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2)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或书本),使指向标箭头成“↑”,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在经纬网图中判断方向的具体方法:(1)方格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①判断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方向,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如右图,A点在B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③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在判断方向的时候既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如右图,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判断依据: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②南北方向的判定: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方向;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方向。③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如下图,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D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易错点】关于公路山脉河流走向的判断山脉、公路的走向:例如:东南-西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也可以)、或东西走向、南北走向;河流的走向:要注意流向,比如自北向南流,不能说成自南向北流。二、学会阅读地图——比例尺1.定义:(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方法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一个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3.比例尺单位的换算:比例尺默认单位为厘米,千米变厘米加5个0,米变厘米加3个0三、学会阅读地图——图例(1)图例: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2)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以及说明山高水深等的数字。常见图例四、选择适用的地图1.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②根据范围选择合适的比例尺。③海量信息的电子地图。常用的地图 用途自然地图 地形图 去野外旅行、判断地形等水文图 观察河流、湖泊径流量变化等气候图 了解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植被图 判断地区植被状况社会经济地图 政区图 了解地区行政区划人口图 了解该地区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交通图 选择出行路线及交通工具工业图 了解工业布局与主要工业部门农业图 了解农业的分布和特点2.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内容的关系(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略。(2)绘制小范围的地图,如校园图,应该采用大比例尺;绘制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应该采用小比例尺。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和相对高度(1)定义:海拔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地图上出现的数字一般是海拔高度。(2)实例:下图中甲、乙两处的海拔是1500米和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二、等高线的性质1.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高线。2.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等。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坡度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坡度越缓。三、主要地形部位【速记口诀】等高线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低弯脊,高弯谷,陡崖就在相交处【易错点】山脊与山谷的辨别方法纵向地貌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 低 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一—山谷。四、分层设色地形图(1)制作原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而成。(2)着色规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低山,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五、五种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主要特征(如图)地形类型 平均海拔(米) 地面状况山地 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坡面较陡高原 500米以上 内部起伏和缓,外围较陡丘陵 200-500米 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盆地 四周高,中部低(2)世界典型地形区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六、地形剖面图在地形图上画出直线AB,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更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七、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考虑因素:库区面积、蓄水量、淹没土地、人口迁移规模、建坝工程量。1.水库应选择在小盆地或低洼处,库容量大,易集水。该地修水库,甲村和乙村需要搬迁的是甲村。2.水库大坝应该建在河流峡谷处,工程量小。图中水库大坝应建在a、b两地中的b地。3.“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条高铁路线需从①②两地经过,①处需开凿隧道,②处需搭建桥梁。4.道路修建应该尽量少的穿越等高线。从丙村到丁村修路,③、④路线中应选择④线路,该线路沿等高线(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工程量小。5.引水线路应该从高处到低处,水可以自流。图⑤、⑥中⑥路向乙村引水较合适。6.缓坡修梯田,陡坡植树造林(陡坡开荒,易造成水土流失) 。图中① ②两地①地坡度较缓,适宜修梯田,②地坡度较陡,只能植树造林。7.山谷处发育河流,不适宜宿营,容易发生泥石流,逃生时应跑向垂直于等高线的高处。如图一甲路线为正确的逃生路线,在图二中①路线为正确的逃生路线。8. 瀑布形成于河流流经的陡崖处,如图三中的丁地;甲地是观看瀑布的最佳地点; 地陡崖处适宜攀岩,但不适宜宿营,易发生崩塌,有石块滑落;在丙地能否看到乙处的瀑布?不能 ,因为有山脊阻挡视线。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