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AGE《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项目二 任务一教学设计一、教学方案教学单元 2-1.继电器—接触器点动、长动控制线路 学时 2学习情境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 “长动”运行工作任务 1.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符合控制要求的低压电器元件。2.结合所选电压电器元件,画出符合控制要求的电气原理图。3.根据所画电气原理图,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际接线,并通电调试。任务结果 1.任务设计步骤,硬件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记录到任务书的过程记录中。2.对选择的低压电器元件型号和绘出的电气原理图记录在任务书中。专业班级 授课地点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进行低压电器元件的选型。能够根据系统要求画出电气原理图。能够根据电气原理图进行实际电路的接线。能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操作、检错和纠错,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知识重点难点 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长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点动与长动混合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重点: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点动与长动混合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教学资源 主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辅助材料:电机及电力拖动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1。硬件:电机及电力拖动成套实验设备。学生知识能力准备 具备电工基础和电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整个课程进行之前介绍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介绍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介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了解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在机电专业中的地位和应用,可以通过教师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温故知新法。在电机及电力拖动中,学生学习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电路有一些了解,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地回顾,结合电气控制与电机原理这两门课的侧重点的不同,帮助同学们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任务驱动。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实施,每位学生的每项工作任务必须正确完成,才能进行到下一个任务,在工作任务的驱动和全程任务考核评价的监控下,培养学生作风严谨和坚持不懈的职业责任感。自学法。电气线路接线初次接触比较难,教材上列举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课堂也讲授一些例子,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需要慢慢适应,因此要求学生课后自学,教师进行指导。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基本知识水平、任务完成情况、作风严肃、严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过程监控和任务考核。实施情况分析二、教学过程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内分钟任务导入 任务:继电器—接触器点动、长动控制线路低压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及接线端子。简单串、并联电路的连接。2. 知识: (1)三相电机的铭牌及接线。(2)低压电器元件实物的接线(对比电气原理图)。(3)点动、长动以及点动与长动混合控制的电气控制规律。 发任务书,任务说明讲授课件展示给参考网址 准备示例程序。(课外)查阅网站资料, 30方案制定 明确任务要求,进行低压电器元件的选型。确定任务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绘出电气原理图。 方案展示方案说明方案确定 方案讨论提出问题方案明确 10任务实施 根据绘出的电气原理图,进行实物图的接线。检查线路的错误和故障,不断改进和完善。 操作演示全面指导过程监控 实际操作填写任务书提交任务书 20检查评估 课后习题自测与检查。根据过程监控和学生任务书过程记录给出任务考核成绩。 任务考核过程监控单元评价 习题自测任务互评错误修正 10归纳总结延伸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刀开关、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点动”、“长动”、“点动”与“长动”混合控制的控制规律。常见保护环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和失压保护。任务目标达成总结。相关技术和方法归纳延伸。 整理归纳高度概括课件展示 文字记录记忆训练查阅资料(课外) 10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