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高中物理 第三章 3.3 摩擦力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 高中物理 第三章 3.3 摩擦力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 3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1、定义: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当它们沿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每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都会受到对方施加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接触面粗糙
(2)相对滑动
(1)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效果: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物体间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与弹力方向垂直
温馨提示:
1、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可以是动力可以是阻力。
猜想:滑动摩擦力Ff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Ff 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FN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粗糙程度、材料
相对运动速度
接触面积
实验方案一
(1)
(2)
(3)
(4)
电池、细线
金属底座
摩擦板
线毂(内置电机)
摩擦块(每个100g)
数据采集器
力传感器器
数据线
立柱
开关
实验方案二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式子中的μ叫做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没有单位.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N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f=μN
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接触面材料 动摩擦因数
钢—钢 0.25
钢—木 0.40
钢—冰 0.02
木—木 0.30
木—冰 0.03
木—金属 0.20
玻璃—玻璃 0.40
橡胶轮胎—水泥路面 0.70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练习1、《导学案》大书P75
练习2、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间用手将它拉住,欲将其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外力F的大小为: ( )
A、 2μmg
B、 3μmg
C、 4μmg
D、 5μmg
静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1、 定义:
当两个彼此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都会受到对方作用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1)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效果: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3.大小: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产生条件
(2)假设法
(3)结合受力和状态分析
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生活中的摩擦力
练习4、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叠放物体m,两者间有一条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相对地面静止,则(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地面对M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
练习5、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 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坚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甲所示,t=0时刻,物体静止,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 ,随t的变化关系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作业:
1、《导学案》大、小书第3节课时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