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的统一【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的政权并立;了解宋元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教学目标】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王朝更迭的基本线索,了解两宋与辽夏金政权并立的情况;了解元朝的统一进程及其对辽阔疆域的稳定管理;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状况。【教学重难点】1.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王朝更迭的基本线索。2.难点:理解这一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备注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北宋辽西夏 政权并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将表格补充完整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 2.北宋政治 “唐自肃、代以后,上失其柄,藩镇自相雄长,擅其土地人民,用其甲兵财赋, 官爵惟其所命,而人才亦各尽心于其所事,卒以成君弱臣强、正统数易之祸。”——《宋史·陈亮传》 【问题】阅读史料,北宋建立之初面临着什么样的政治困境? 【答案】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防弊之制·加强皇权 防弊之制·重文轻武 防弊之制·军事 3.北宋与辽 4.北宋与西夏 5.北宋与辽、西夏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 【王安石变法】 1、富国强兵以理财为先务,理财则首重开源,其次节流。 2、财政经济方面主要有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市易法等,军事方面主要有保甲法、将兵法等。 二、南宋与金 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结合预习回答:岳飞是何人?“靖康耻”指的是什么 “胡虏”“匈奴”是哪个少数民族? 1.女真族的崛起 2.建立政权 3.发展壮大 4.南宋建立 5.岳飞抗金 1126年,岳飞投身于抗金斗争。1139年,金军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岳飞率领岳家军顽强反击,挺进中原。七月,岳飞和金兀术1.5万精锐骑兵发生激战,大败金兵,此战,岳家军与金军主力激战数十次,彻底歼灭金军精锐。岳飞本可继续北进,但高宗和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一日连发12道金牌,岳飞不得已班师。 6.蒙古的崛起 三、元朝的统一 ③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1: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2: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特点:①行省拥有地方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②行省的权力受制于中央;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作用意义:行省制度的创设,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