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6《用劳动创造美-编织五彩扫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皖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6《用劳动创造美-编织五彩扫帚》(教案)

资源简介

6《用劳动创造美-编织五彩扫帚》教学设计
【课例开发背景】
1.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要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二学段的素养要求中提到:能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劳动技能加以解决,行程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的精神。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到要具有家用电器使用安全意识和初步的器具保养意识。在第二学段任务群 4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中提出可以通过创设对比情景,促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家用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科学维护的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目标
劳动 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艺术 审美感知、创意实践 色彩搭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科学
科学 思维、探究实践 科学探究、推理论证
数学 数感、量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 计算推理
2. 学生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基本独立完成扫地和拖地的基本劳动,能熟练使用日常清扫工具。初步掌握了基础的打绳结的方法。
3. 劳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校园的日常清扫活动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济南市天桥区宝华小学以“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为课程理念,严格落实每周一节劳动课,每班一周劳动周。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为课程指导,依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日常校园清扫中出现的“卫生清扫工具”不方便使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思路,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尝试改进扫帚等劳动工具。由此进行延伸,引导学生探究智慧劳动清扫,如扫地机器人、拖地机等,感受创新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激发学生改造家庭劳动工具的兴趣,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含义。
【适用年级及任务群】
适用年级:四年级所属任务群:第二学段任务群 4和任务群 6
【劳动目标】
1. 体会劳动光荣,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态度。
2.掌握基本的打结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改造和维护常用卫生工具。
3. 懂得在劳动中遵守规格,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 形成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的精神,初步形成公共服务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扫帚使用中的问题,并用提供的材料改造解决。
难点:打绳结
【劳动场域】校园
【劳动工具】尼龙绳、大扫帚
【劳动提示】
1、班级全员进行劳动小组划分,选定组长。
2、劳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要靠我们的创造和保持,同时打扫校园也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义务。这一周,我们一起参加校园清扫志愿服务活动。在同学们劳动过程中,我拍照记录了很多大家劳动的身影,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出示学生表示扫帚不好用的视频。同学们,他遇到的这个问题,你们遇到过吗?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有些扫帚的苗太稀疏了,一些细小的杂物或垃圾扫起来有些困难,并且清扫面积较小,清扫效率很低。
二、 动手实践,提升能力(20分钟)
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我们可以把现有的扫帚进行改造。出示任务单:小小扫帚大改造想一想怎样能改变扫帚苗稀疏的问题?你能扩大扫帚清扫面积,让扫帚扫的更快更干净吗?同学们,今天我们集思广益,大家小组内先一起想想招,我们比一比谁的办法妙。
生 1:拆开扫帚,两个合并成一个用。(合并后扫帚太重不好用)
生 2:我见过环卫工人的扫帚,他们上面绑了很多绳子。出示图片。
想一想::怎样把塑料绳牢固地绑在扫帚上?
①.在每一根扫帚苗上绑紧。
②. 每根绳绑两个节。
小组合作要求:
①.合理分工。
②.组内合作改造扫帚。
③.注意颜色搭配、排列整齐美观。
④.完成任务记录单中前两个问题。
师问:
1.为什么这样改造过的扫帚更好用?
2.这些绳子是怎么绑的?谁看明白了?能说一说吗?
生:就是把尼龙绳剪成一样长的线,然后一头在扫帚苗上打结。师:你能示范一下吗?
师:怎样能让绑好的扫帚好用又好看呢?
出示操作要求:用打结的方式把塑料绳绑在扫帚苗上。
注意:打结位置要整齐排列。为了美观,注意颜色的搭配。
★体验过程安全说明
1.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裁剪时注意安全。
2.绑扎时绳结要结实。
3.注意保护手部,以防备扫帚苗扎伤。小组合作完成后,交流展示。有的小组绑的尼龙绳特别密实,有的小组绑的比较稀疏,到底哪种好用呢?我们一会下楼验证一下。
三、 课后实践(10分钟)
同学们我们改造的扫帚到底好不好用呢?能不能提高我们清扫的效率?让我们一起下楼扫一扫试一试吧?清扫过程中采访同学使用感受,说一说,尼龙绳绑的紧密好还是稀疏好?
生:紧密了好,扫的更快更干净。
四、 拓展延伸(5分钟)
勤俭节约是中国传统美德,小小一把扫帚,耗费的是每一个手艺人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不能随意的把它丢弃。而是应该开动脑筋让工具变得趁手好用。生活中还有很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想办法改造它。同学们,经过我们的改造,原本稀疏的扫帚苗,在尼龙绳的帮助下边的紧密,清扫面也更大了,对改造效果不满意的小组,课后可以继续改造。也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改造方法继续应用在其他工具上,开动脑筋,让更多的工具更好用,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把打绳结的方法和色彩搭配应用在了编织五彩扫帚上。
师:这节课经过一节课的劳动,大家觉得累吗?劳动虽然辛苦,但是通过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让我们心里感觉幸福和满足总书记说: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做一个光荣幸福的劳动者。请大家拿出评价表,对自己这节课的劳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