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第1课时)内战的爆发学习目标了解国共两党对建国的不同主张,知道重庆谈判的背景、主要内容知道内战的爆发,共产党转战陕北等史实,能够结合相关史实了解内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重庆谈判学习难点: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不同出发点三、自主探究中国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国主张——中共七大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③内容:竭尽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确立了___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1·世纪*教育网(2)国民党的专制建国主张——国民党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谈判(1)背景:①人民要求和平;②蒋介石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③共产党要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www-2-1-cnjy-com(2)时间:1935年8月——10月 (3)共产党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国共双方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内战的爆发(1)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________________,内战全面爆发。2-1-c-n-j-y(2)全面进攻:①实力对比:国民党拥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军事上占优势。②双方战略:A、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B、共产党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作战原则,以_______________为主要作战方式。③结果: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______。(3)重点进攻①过程:国民党重点进攻___________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②结果: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采取__________________,不断打击敌人,先后取得多次胜利,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四、探究题:1、重庆谈判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因此这场谈判毫无意义,这种说法正确吗?五、自主测评:1、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签署《双十协定》2、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www.21-cn-jy.comA.民主与自由 B.和平与民主 C.团结与进步 D.自由与和平3. 《双十协定》中,国共两党未达成协议的问题有( )①“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 ②国民大会问题③“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④军队整编问题A.①② B.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4、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5、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 )A.嘉兴南湖游船 B.八一建军节 C.革命摇篮井冈山 D.中共七大会场6. 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7.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8.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21·cn·jy·com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9.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 21*cnjy*com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多万人120多万人武器装备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以步枪为主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交通线小城镇农村偏远地区材料二:“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三: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固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21教育网(1)从材料一看,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力量对比情况如何?国民党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2)材料二中解放区军民采取了什么样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式“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3)材料三中提到“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4)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野战军在谁的指挥下,采用怎样的战术与敌周旋,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21cnjy.com参考答案四、探究题:1、答:不正确;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努力向全国人民展现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决心,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使共产党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2·1·c·n·j·y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揭示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失去了民心;双十协定迫使国民党接受了和平建国的方针,承认了国共两党的平等地位。第四单元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第2课时)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学习目标了解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社会差异,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感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www.21-cn-jy.com知道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史实,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是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2·1·c·n·j·y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重庆谈判学习难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自主探究4、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1)国统区: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上孤立无助,经济上陷入崩溃,国统区出现了通货膨胀,_______________,工厂倒闭,人民苦不堪言,掀起了“反内战”“反饥饿”“ ”的民主运动。(2)解放区——土地改革:①为了彻底消灭______ _________,1947年公布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②影响:土地改革之后,广大农民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______________的热潮。21·世纪*教育网5、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6、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战役时间歼敌人数战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意义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________________,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7、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军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社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四、探究题:1、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有何改变?21·cn·jy·com五、自主测评:1、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③毛泽东转战陕北 ④北平和平解放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2.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3.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A.解放战争打响了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大决战开始了 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4.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 ( )开始时间指挥者结果1948年11月粟裕、邓小平、陈毅等解放华东和中原地区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6.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7. 下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8.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这些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 ( )A.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9.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0. 材料一:右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C所示的战役名称填入题后相应的横线上: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材料二: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21教育网(2)材料二描述的战争是哪场战役?说说这场战役有什么特点?材料三:毛泽东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正因如此,战争的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1947年,解放军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原因。1947年国共双方势力如何实现历史性反转?(3)材料三中所说的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举例说明。21cnjy.com参考答案三、自主探究4、(1)物价飞涨;反迫害; (2)①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②生产积极性;革命积极性;支援前线5、刘伯承;邓小平;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6、7、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及民主政权的建立;(2)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3)土地改革; (4)人民群众的支持;四、探究题:1、答:作用: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了农民参战和支持前线的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或“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所有制变化: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五、自主测评:1——5 BCBCC 6——9 CA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1.doc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