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感受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结合视频畅想二十年后家乡的样貌。2.通过对比两个习作提纲,发现习作提纲的中间部分是重点写作部分,并且要分条表述、语言简练。3.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想象内容,学习列习作提纲的中间部分。通过修改和评析同伴的习作提纲,学会列习作提纲,知道分段叙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难点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出家乡各方面的变化。教学过程一、聊聊“变化”二字,揭示习作任务1.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有点像绕口令,但是很有哲理。这个世界,尤其是我们国家,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就拿二十年的时间来说吧。2.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乡村的面貌,也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几组图片,感受一下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杭州前后20年的变化。】过渡: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一日千里,二十年后故乡会是怎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吧!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祖国的发展,二十年后的我们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二十年后的家乡看一看。揭示作文主题: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大胆发挥想象,畅聊家乡的“变化”【怎样去想象?】(提示:首先要选择你在现实生活中最感兴趣、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事物。然后在此基础上放开思想,推想、想象20年以后它会达到什么程度。)1.二十年后,家乡会发生哪些巨大的变化呢?比如:红绿灯消失了,街上都是自动驾驶汽车小区里送快递、送外卖的都是机器人我坐在智能餐桌前享用可口的美食原来哪个大公园,变身超级游乐场我当年上小学的地方,完全变了样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展开大胆的想象,说一说。引导学生从家乡的环境、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同方面,进行畅想。2.呈读一篇学生习作,点评:这篇习作,想象挺奇特,但是你发现了吗,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家乡” 的特征在哪里?“家乡”的味道在哪里?上几道家乡菜也行啊!三、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家乡的“不变”1.想象不仅要大胆,而且还要合理,要体现家乡的特点,具有家乡的味道。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与众不同的,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饮食,那里的文化习俗……展开合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什么是没有改变的?比如:西湖还是美,钱塘江大潮还是那么壮观湖滨的梧桐树上依然有可爱的小松鼠知味观的包子铺前依旧排着长队小时候下棋的张伯伯一下子认出了我……指名学生自由交流。四、欣赏学生佳作,借鉴好的写法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中间: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菜园。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结尾: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呈读几篇学生优秀习作,读一读,评一评。五、编列习作提纲,学习谋篇布局1.出示教科书上的例子,指导如何列提纲。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中间: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菜园。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结尾: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2.列提纲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再出示一个情节图式的习作提纲。3.学生列提纲,列好之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互评。教师随堂巡视,发现几个典型例子,拍照上传,全班交流分享。六、对照评价标准,多种形式评改1.评价标准即学习目标(每条未达标不得星,达到得1星,完全达到得2星)(1)能够谋篇布局,列出提纲分段表述;(2)能够畅想未来,反映家乡巨大变化;(3)能够抒发感想,表达不变乡情亲情;(4)能够认真修改,乐于分享自己习作。多种形式评改:自评自改,同伴之间互评互改,教师评改。同伴互改:写好后,请和你的好同学互换习作,按照评星标准,用红笔在原文处帮自己的好同学修改作文,可以用上一些修改符号,并且给好同学的作文评一评星。第二次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拿回自己的作文,根据好同学的修改建议和评星,用蓝笔在原文处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七、总结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列习作提纲。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并利用思维导图分类整理;然后,我们通过研读范例明确了列提纲的方法;最后,我们仿照范例的结构,有所取舍地选择思维导图中的想象内容,尝试列自己的习作提纲。为了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强大,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学生齐读《少年中国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