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5节 物体的平衡课时 1课时(45 min) 总 5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物体平衡的概念 (2)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判定 (3)掌握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判定。 思政育人目标: (1)从摩擦力性质的变化过程中,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2)通过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三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规律,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体平衡的判定 教学难点: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判定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 (4 min)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匀速行驶的汽车、巍然屹立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停在广场上的坦克、静止在空中的杂技演员……请问: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物体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 (24 min)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知识 知识点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教师】讲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聆听、理解 知识点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师】讲解两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与三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课堂问答】 【教师】提出问题: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该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能称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提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合力为零,即为二力平衡。 【课堂互动】 【教师】提出任务: 请三位同学把三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通过细线挂到同一轻环上,同时向三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方向(与水平或者竖直线的夹角)。然后按各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力的图示,再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并将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进行比较。 【学生】按照要求实验、记录数据、进行对比 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综上所述,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为: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学生】聆听、理解、记笔记 知识点 转动平衡 【教师】提出转动平衡的概念 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学生】聆听、理解 知识点 力矩 【教师】提出力矩的概念 为了表示转动效应的度量,物理学中引入了力矩的概念。力矩,即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力矩用M来表示,单位是牛顿·米,符号为N·m。如图1-46所示,假如一根杆在力F的作用下绕O点转动,力F到转动轴的距离为L,则力矩的表达式为 式中,O表示转动中心,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L表示转动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力臂,单位是m。 图1-46 力 矩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公式 知识点 力矩的基本性质 【教师】提出力矩的性质 (1)力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还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2)力矩不会因该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3)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臂为零),力矩等于零。 (4)相互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学生】聆听、理解 【教师】讲解力矩的计算 【例1-9】设,试计算如图1-49所示两种情况下力F对B点的力矩。 (a) (b) 图1-49 例1-9图 【例1-10】如图1-50所示,杆AB可绕A点转动,绳BC的拉力为20 N时,杆AB刚好水平。已知杆AB长1 m,绳与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的力矩是多少? 图1-50 例1-10图 【例1-11】如图1-51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横梁OA重80 N,可绕O点转动。现横梁处于水平静止状态,所挂物体重100 N,。设OA长为L,求绳AB的拉力。 图1-51 例1-11图 【例1-12】如图1-53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木块,其长度均为L,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与桌边平行且木块A放在木块B上,木块A右端超出木块B右端。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多少? 图1-53 例1-12图 【学生】聆听、理解、演算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理解物体的共力点平衡与转动轴下平衡的分析、在具体问题中会进行力的平衡分析课堂讨论 (10 min)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观察起重机的平衡,从力学角度分析其平衡条件及特点?并根据范小组讨论合力矩定理、合力矩的意义。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 通过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共力点下的物体平衡、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平衡,重点是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力矩平衡等知识,重点介绍了在具体问题中的力的平衡分析;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物体的平衡。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物体力平衡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习题1-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公式、例题较多,在利用例题介绍知识点时,有些内容介绍得速度较快,一些后进生没有很好地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全方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单独辅导、互助指导等方式对后进生进行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