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荆门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1.2023年3月12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习近平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到宣誓台,左 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郑重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举行这样的宪法宣誓仪式①彰显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可以确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宪法行使职权③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强化社会成员宪法意识④能使全体公民认同宪法的价值,遵守宪法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二次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 法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④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同时迎来第五 个"宪法宣传周",全国各地都开展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活动。弘扬 宪法精神,中学生应该①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②严格执行宪法、崇尚宪法权威③认真学习宪法、认同宪法精神 ④宣传宪法精神、反对违宪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1 页 ( 共 8 页 )4. 教育部连续8年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连续6届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开展这些 活动旨在A. 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 B.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C. 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 D. 让学生认识到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5.2023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三个办法一个规 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开征求《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修 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等公告,征求公民对相关部门或事件意见。这是公民依法 行使A. 经济权利 B. 文化权利 C. 人身自由权利 D. 政治权利和自由6. 某村村民于2016年经镇政府协调,将承包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整体流转给本市一企 业从事蔬菜种植。合同规定,企业于每年春节前将本年度流转款支付给农民。2022年底, 企业以受疫情影响亏损为由,只按每亩400元的价格支付当年土地流转费。下列各项所列 村民维护自己权益的程序,你认为正确的是A. 与企业和解,不成 →请镇政府调解,不成 →请市政府仲裁,不成 →上诉至法院B. 与企业和解,不成 →请镇政府调解,不成 →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 →上诉至法院C. 与镇政府和解,不成 →请企业调解,不成 →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 →上诉至市政府 D. 与镇政府和解,不成 →请市政府调解,不成 →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 →上诉至法院7. 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直接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①小田参加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受到母亲责备②小陈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戍边英雄”称号③小华在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上提出建议④小张因欠债不还失信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 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表明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 国有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③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④需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机关的重要职责。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 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是A. 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B.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C. 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 D. 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10.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代表最高人民法 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这说明A.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C. 人民政协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D. 最高人民法院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11. 如图反映了①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 国家通过教育法律保障教育公平③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④受教育既是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小明登录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查阅到部分人大代表的建议。序号 建议标题1 关于修建某高速公路的建议2 关于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开展"蜜蜂行动"风险教育活动的建议3 关于加快出台我市自然保护地实施意见的建议4 关于吸引民企高管加入党组织增强高科技人才双向流动的建议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B. 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人民负责C. 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根据市民意愿制定相关法规D. 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可以责令政府部门落实建议13.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023年4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审议反间谍法 修订草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所有公民进行监察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 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下列体现公平正义的是① 向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②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③某知名网络主播偷逃巨额税款 ④ 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马某到一家餐馆就餐,吃完后趁店员不注意,未结账就快速离开,老板发现后边喝止边追 赶。马某在逃跑过程中摔倒受伤,住院治疗花了4万多元。出院后,马某将餐馆老板告上 法庭,要求赔偿医药费。法院认为,马某在逃跑过程中自己摔伤,老板没有过错,不承担 责任,驳回了马某的诉讼请求。这一案例告诉我们①吃饭赖账逃跑是严重违法行为 ② 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③法律有匡扶正义的积极作用 ④ 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3 页(共8页)1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 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 表们”参加的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共七大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 民族区域自治 B. 共同繁荣发展 C. 西部大开发 D. 尊重宗教信仰18.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 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基本准则指的是A. 开展全方位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带一路”建设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9. 毛主席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第一支海军是A. 南洋舰队 B. 北洋舰队 C. 福建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20.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22.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 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 的是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23.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B. 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 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24.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A. 主权归属不同 B. 外交政策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经济政策不同25.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其中,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 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 增强企业活力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26.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 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创办经济特区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7.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 正确的是,中美两国A. 分歧消除 B. 结为同盟 C. 结束敌对 D. 正式建交28. 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 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次会议是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八大29.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 焦裕禄 B. 侯德榜 C. 邓稼先 D. 钱学森30. 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航天日。1970年,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D. 我国导弹核武器第一次发射成功二、材料题 (每题10分,共6题,共60分)31.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 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为什么说“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分)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这条规定说明了什么 (1分)请简要分析。 ( 3 分 )材料三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教育部连续8年开展了“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 读活动”,让学生走进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 求。(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3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5 页 ( 共 8 页 )(材料一)3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情 境 基本权利或基本义务张三获得"乡村振兴 ·大美荆门"演讲比赛一等奖 ①李四按时上学,积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②王五年满18周岁,参加了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徐六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④(1) 请写出与表格中情境内容相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或基本义务。 ( 4 分 )(2) 请你说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4 分 )情境二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同学甲说: “你可以跳广场舞,但不能影响不跳广场舞的人。”(3)请你从“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不能影响不跳广场舞的人”。 ( 4 分 )33.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漫画(1)材料一 中的漫画反映了社会中存在什么现象 (2分)漫画中的现象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材料二 2023年6月1日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2周年,该法在第四章“文化 繁荣"中专门提到“促进男女平等”。两年来,全国各地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 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倡导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职责,有力促进乡 村文明,践行男女平等。(2)阅读材料二回答,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如何践行平等 ( 4 分 )34. (10分)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 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 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建成投产。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在大会上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 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材料三: 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了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 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列举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成就两例。(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 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 3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分)35 . (10分)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 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材料二: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 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 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 理论创造的历史。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这支军队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高尚精神 ( 3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在50年代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 3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三项思想理论成果。(4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36 . (10分) 材料一: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并为深圳特区题词:“深 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强调“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 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 ……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左"的错误严重束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开启了什么新时期 ( 3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 ( 4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3 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第8 页(共8页)■■荆门市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32.(12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答题卡(1)(4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正面上,切匆贴出嘘线方据)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2)(4分)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缺考标记口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正确填涂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3)(4分)[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2627282930[A][A][A][A][A][B][B][B][B][B][c][c][c][c][c][D][D][D][D][D]二、非选择题31.(10分)33.(8分)(1)(3分》(1)(4分)1(2)(4分)(2)(4分)(3)(3分)口囚囚■囚囚■■034.(10分) (1)(4分)(3)(4分》1(2)(3分)1(3)(3分)36.(10分)(1)(3分)1(2)(4分)35.(10分)(1)(3分)I(2)(3分)(3)(3分)l口囚■囚ㄖ口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道法和历史.docx 荆门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