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张骞通西域的背景、过程,理解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知道丝绸之路的两条路线、地位,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时空概念、历史解释)3.知道西域都护,理解西域都护的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感受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通过两汉对西域管理的史实,认识到祖国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学习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开丝绸 之路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 、 以西(现在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张骞通 西域 1.时间: 统治期间 2.背景: 控制西域威胁中原,汉武帝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军事目的) 3.过程:(1)公元前138年, 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余年回到长安 (2)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年,张骞第 次出使西域 4.作用:使 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 ,为 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通丝绸 之路 丝绸 之路 陆上丝 绸之路 1.路线: —河西走廊—玉门关— —中亚—西亚— 2.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3.意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起到了极大的 作用海上丝 绸之路 路线: ①西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 半岛南端、锡兰(斯里兰卡) ②东线:山东—朝鲜—日本护丝绸 之路 对西域 的管理 西汉 1.设立的时间: 2.机构: 3.职能: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4.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5.意义:标志着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 1.东汉明帝时,派 出使西域,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读图学史1.张骞通西域,张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交家;张弿是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以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族企业。2.丝绸之路有陆路和水路,开通与西汉;水上丝绸之路兴盛于宋元。3.“一带一路”的一带: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探究一: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探究二: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探究三:丝绸之路的地位及历史意义、现实意义: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知识拓展】核心概念(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狭义的西域指今新疆地区)。典型例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小明非常喜欢的唐诗。“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代时被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2)丝绸之路:古代中西交流的重要商路,开通于西汉汉武帝时期。由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玉门关,出西域之后,经过中亚和西亚,最后到达欧洲。这条沟通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道路,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因而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典型例题: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对于强化全球战疫信心,加强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 )A.咸阳 B.西域 C.洛阳 D.长安(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是汉宣帝在西域设置的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标志西域(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的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典型例题: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事件是( )A.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C.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1)减少阻力。如果直接撤销诸侯国,诸侯王势必抵制。而采取“推恩”的办法,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推恩”分封合情合理,诸侯王不好抵制,削藩的阻力就减小了。(2)效果好。一方面,通过“推恩”分封,王国势力越分越弱,无力对抗中央;另一方面,诸侯王其他子弟由于也能分封土地并授爵为列侯,对中央心存感激。(4).补充:“一带一路”的一带: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有重要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选择题1.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道:“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习总书记谈到的“凿空之旅”指的是( )A.甘英出使大秦 B.霍去病北击匈奴 C.张骞出使西域 D.班超经营西域2.在甘肃敦煌的阳关遗址博物馆中,游客会看到两千年前的“护照”——阳关关照。“关照”就是通关文牒,上书出关人名、时间、事项。这一物品的出现得益于(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文景之治”C.盐铁专卖的实行 D.“光武中兴”3.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A.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局面B.说明张骞西域之路的艰难C.是西域正式归属汉中央政府的证据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4.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促进了贸易交流 D.削弱了汉朝的经济实力5.下图所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临安6.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张骞通西域 B.孝文帝改革 C.佛教传入中国 D.七国之乱7.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疆域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8.下图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一部历史剧台词。据你推测,小华最有可能扮演的角色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A.商鞅 B.张骞 C.司马迁 D.顾恺之9.东汉时,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关系,并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的是( )A.张骞 B.甘英 C.班超 D.蔡侯10.晓敏同学在百度上搜素主题学习资料,找到以下内容,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外文名】: The Silk RoA.D. 【开创期】: 西汉 【终点】: 大秦(欧洲古罗马)【引进物种】: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等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B.丝绸之路上的交往C.中原物种丰富 D.有效管控西域11.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 )A.任升创作的长篇小说《丝绸之路》 B.中国邮政的《丝绸之路》邮票C.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时贵霜王朝铜币 D.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片段12.历史学家翦伯赞对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某一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评价,认为他打通的道路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翦伯赞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张骞 C.汉武帝 D.班超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然鸯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材料二 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汉代时就已经非常兴盛。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赋予了中国独特的跨文化视野,让中国得以提出“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可信且可行,并且关乎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倡议。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中国秉持的和而不同、互利互赢的对外交往传统从未改变。——《“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世界意义》(1)材料一中的“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件?(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的“物产交流”的路线指的是什么?从这些史实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从汉代到新时代,对外交往的原则有哪些?【课前预习】阳关 玉门关 新疆 汉武帝 匈奴 张骞 公元前119 二 西域 相互了解与往来 丝绸之路 长安 西域各国 欧洲(大秦) 大动脉 贸易与文化交流 促进 广州 印度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西域 班超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丝绸之路示意图【课中探究】探究一: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提示: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探究二: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提示:(1)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时大破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3)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济发展。(4)秦汉文化的发展以及以丝绸为主的极富地域特色的产品对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探究三:丝绸之路的地位及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提示: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历史意义:①通过丝绸之路,中原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发展。②西域的核桃、葡萄、宝石、乐器等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③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④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派使节来汉,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政治联系,为以后汉对西域进行行政管辖打下了基础。现实意义:①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②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素养评价】1.C2.A3.D4.C5.B6.A7.A8.B9.C10.B11.C12.B13.(1)事件:张骞通西域。(2)路线:丝绸之路。结论: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3)原则:和而不同、互利互赢.共商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