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一章:本章复习与测试(共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一章:本章复习与测试(共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末复习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遵循的规律。
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1)测量长度的仪器有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游标卡尺、盒尺等。
(2)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刻度尺
托盘天平
(3)测量时间的仪器有      、      。
(4)测量体积的仪器有    、    。
(5)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
(6)测量力的仪器有        、     。
(7)测量电的仪器有     、     。
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
量筒
量杯
温度计
弹簧测力计
圆盘测力计
电流表
电压表
科学探究七个环节
(1)      。
(2)       。
(3)          。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分析论证。
(6)    。
(7)交流与合作。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评估
考点二 测量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
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古代人用手和脚作为测量工具,现在测量工具的精度越来越高。
刻度尺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它与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km=    m 1 dm=    m
1 cm=    m 1 mm=    m
1 μm=    m 1 nm=    m
103
10-1
10-2
10-3
10-6
10-9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一“看”:观察刻度尺的    、    和     。
二“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     应紧贴被测物体放置,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若零刻度线已磨损,一般从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线开始量起。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并估读到   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刻度线
垂直
分度值
      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观察得不够细致等。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     。
测得的数值
平均值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    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其他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    、    等。1 h=   min,
1 min=    s。
使用停表的方法:第一次按转柄——启动,长、短指针开始   ;第二次按转柄——暂停,长、短指针暂时    ;第三次按复位键——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    。
停表读数的方法:首先弄清大表盘和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停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   。
停表

s
小时(h)
分(min)
60
60
转动
停止转动
零点

考点三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次只
    其中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    ,从而探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这种方法叫
       。
改变
不变
控制变量法
典例突破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B
小花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模型和一个初二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模型有多高(  )
A.1.6mm B.1.6cm C.1.6m D.1.6km
C
请同学们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使用下列测量工具:
(1)如图1所示,请选择图中测量精确度更高的刻度尺进行读数,则结果应该记为__________cm。
(2)小明借助停表记录了自己从家骑车到学校的时间,如图2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
2.80
276.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