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2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课标要求】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等降水量线的绘制及基本的读图方法。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初步概括出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3.了解降水对农业、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衣、食、住、行、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出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自学导航】1.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2.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_______。3.从课本P60图3.24可以看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_;(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4.世界“雨极” ;世界“干极” 。【探究任务】任务一:等降水量线图的绘制与判读在澳大利亚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基础上,设置不同颜色的图例,加工成分层设色图,并找出澳大利亚降水量多的地区和降水量少的地区。任务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读教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归纳小结】【课堂检测】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洲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哪位同学绘制的四幅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2.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世界降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下图是南美洲局部地区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下图是捕雾网示意图。A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A沙漠年降水量是( )A.500毫米以上 B.200~500毫米 C.1000~20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4.图中B地年均气温可能是( )A.25℃ B.16℃ C.20℃ D.9℃5.A地人们利用捕雾网( )A.可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B.能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改善生产方式C.能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D.可增加当地旅游景观多样性,提高就业率二、解答题6.(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读下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____(纬线)附近地区。(2)AB两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A地比B地降水____。(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答案解析】自学导航1.等降水量线图2.相等3.(1)多 少 (2)多 少 (3)多 少4.乞拉朋齐 阿卡塔马沙漠探究任务任务一:略任务二:1.赤道地区一般1000mm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mm,两极地区一般500mm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一般1000mm以上, 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200mm以下;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课堂检测1.B 2.D【解析】1.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排除AC,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排除D,故选B。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从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3.D 4.B 5.A【解析】3.由左图可以看出,A地沙漠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由图可以看出,B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0℃至20℃之间,可能是16℃,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由题意可知,通过题中“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可知,捕雾网可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故A正确。捕雾网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故B错误。雾网的作用是解决水资源问题,并不能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故C错误。与增加旅游景观多样性、提高就业率无关,故D错误。故选A。6.(1)赤道或0°纬线(2)多(3) D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4) 多 少 多 少 多 少【解析】(1)由图可知,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赤道附近地区。(2)由图可知,AB两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A地比B地降水多,A为热带沙漠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3)由图可知,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D地,因为C地紧邻太平洋、E地紧邻大西洋,D位于内陆,距海遥远,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受纬度的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