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重庆中考数学初三复习研讨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重庆中考数学初三复习研讨会

资源简介

课件58张PPT。素质教育下的
中考数学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 斌2006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1、基本情况:
不计零分和缺考人数,平均分116.5(2006年为100.8)
.最高分150分(466人)2006年12人.
141-150共计15246人,16.61%(语文0.40%,外语11.4%)
及格率:84.2(2006年73.7)
学生实考人数91782(2006年83471)回顾2007与2006年
考试情况对比研究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各分数段统计:
分数段2007人数, 比例 2006人数,比例
1-10: 45, 0.05 % 257; 0.31%
11-20: 277 , 0.30 % 299; 0.36%
21-30: 717 0.78 % 592; 0.71%
31-40: 1061 1.16% 963; 1.15%
41-50: 1440 1.57 % 1284; 1.53%
51-60: 1922 2.09 % 1991; 2.38%
61-70: 2432 2.65% 3202; 3.83%
71-80: 3020 3.29 % 5565; 6.65%
81-90: 4159 4.53 % 9018; 10.78%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分数段 2007人数,比例 2006人数,比例
91-100: 5408 5.89% 12421; 14.84%
101-110:7799 8.50 % 15282; 18.26%
111-120:10987 11.97 % 16054; 19.19%
121-130: 15829 17.24 % 11579; 13.86%
131-140: 21449 23.37 % 4558; 5.45%
141-150:15246 16.61 % 591; 0.71%
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140分以上情况统计:[( )内为2006数据]
140分:17562 (769);141分:15246(591);
142分:13014 (440);143分:10757 (346);
144分:8649 (268);145分; 6828 (201);
146分:5016 (149);147分; 3405 (91);
148分:2208 (53);149分:1330 (26)
150分:466 (12).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2、几个重要特点:
(1)全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考能力、数学活动过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各方面都有所涉及,考查对象全面。
(2)全卷从课程内容来看。各个知识领域均已涉及,而且没有偏向。重要的、核心的数学内容均已考查。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3)试卷整体难度较以前进行了大幅降低。基础题充分体现基础性。增加了常规题目的考查。
(4)关于试题的求解所涉及到的数学活动,也较全面。既有直接应用数学知识、技能求解的试题,也有需要从观察、实验、猜想、推理、表达等活动的试题,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5)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进行了较大的降低,减少了一个应用问题,充分考虑了数学教学的现状。在文字阅读题中的表达更加简洁,阅读量也进行了减少。
(6)试卷分值分配合理,试卷长度适度。各试题得分情况1. 2的相反数是( )
(A)-2 (B)2 (C) (D)
平均分:3.90
2.计算的 结果是( )
A. B. C. D.
平均分:3.90各试题得分情况 3.重庆直辖十年以来,全市投入环保资金约3730000万元,那么3730000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7.3×105万元 B. 3.73×106万元
C. 0.373×107万元 D. 373×104万元
平均分:3.96 各试题得分情况4.在下列各电视台的台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平均分:3.90 各试题得分情况5.将如图所示的Rt△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平均分:3.12 各试题得分情况6.已知⊙O1的半径为3cm,⊙O2的半径R为4cm,两圆的圆心距O1O2为1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内含 C.内切 D.外切
平均分:3.25
7.分式方程 的解为( )
A. X=2 B. x=1 C. x=-1 D.x=-2
平均分:3.88 各试题得分情况8.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200° B.1200 ° C.200°或1200° D.360°
平均分:3.56
9.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射击成绩统计如下:
从射击成绩的平均数评价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则( )
A.甲比乙高 B.甲、乙一样 C.乙比甲高 D.不能确定
平均分:3.35 各试题得分情况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P在BC边上运动,连结DP,过点A作AE⊥DP,垂足为E,设DP=x,AE=y,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平均分:2.4 2各试题得分情况11.计算: .
平均分:2.94
12.已知,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
AB∥CD,如果∠B=200°,
∠D=400°,那么∠BOD为 度.
平均分:2.87 各试题得分情况13.若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经过点A(1,-3),则k的值为 .
平均分:2.84
14.某体育训练小组有2名女生和3名男生,现从中任选1人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我为奥运添光彩”志愿者活动,则选中女生的概率为 .
平均分:2.76 各试题得分情况15.若点M(1, )在第四象限内,则的取值范围是 .
平均分:2.65
16.方程 的解为 .
平均分:2.56 各试题得分情况17.为了了解贯彻执行国家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情况,将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该班5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与众数之和为 。
平均分:1.93 各试题得分情况18.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
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n排,
从左到右第个m数,如(4,3)表示实数9,
则(7,2)表示的实数是 .
平均分:2.55
1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
平均分:1.24各试题得分情况20.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BC交⊙O于点D,AC交⊙O于点E,∠BAC=450。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EBC=22.5°;②BD=DC;③AE=2EC;④劣弧AE是劣弧DE的2倍;⑤AE=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平均分:1.90 各试题得分情况21.(每小题5分,共10分)
(1)计算: ;
(2)解不等式组:
平均分:8.85 各试题得分情况22.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求证:(1)△ABC≌△DEF;(2)GF=GC.
平均分:9.24
2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平均分:7.85 )
各试题得分情况24.如图是我市去年夏季连续60天日最高
气温统计图的一部分。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是日最高气温为30℃~35℃的天数的两倍,那么日最高气温为30℃~35℃的天数有 天,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有 天;
(2)补全该条形统计图;
(3)《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劳动者在37℃及其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工作,除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应享受高温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表:
日最高气温37℃~40℃40℃~每人每天补贴(元)5~1010~20某建筑企业现有职工1000人,根据去年我市高温天气情况,在今年夏季同期的连续60天里,预计该企业最少要发放高温补贴共 元。
平均分:8.24 各试题得分情况25.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
(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21m2,
且地面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15倍。若铺
1m2地砖的平均费用为80元,那么铺地砖
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平均分:7.73 各试题得分情况26.已知,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AB=10,D为△ABC外一点,连结AD、BD,过D作DH⊥AB,垂足为H,交AC于E.
(1)若△ABD是等边三角形,求DE的长;
(2)若BD=AB,且 ,求DE的长.
平均分:6.65 各试题得分情况27.我市某镇组织20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脐橙共1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20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脐橙,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设装运A种脐橙的车辆数为,装运B种脐橙的车辆数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装运每种脐橙的车辆数都不少于4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
(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
平均分:4.25 各试题得分情况平均分:4.55 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2006年亮点的继续:
填空题中体现过程性评价:
二、19题:答案:(2,4)或(3,4)或(8,4).
二、20题:答案:①②④. 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继续减轻对几何证明的要求:
在20题上进行了降低要求.
几何中出现了一个应用计算问题,即25题.22题的证明仍保持直接性.
26题中也是考查的几何计算.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有较大区分度的题目进行多问把关:
?26题为两问,
27和28均为三问,并且各问之间梯度明显,让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尝试
?
2007年重庆市中考的回顾3、学生答卷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正确的应考技巧;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基本运算与基本规范方面;
(4)合理解题与解答速度方面;
2008年的思考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数学试卷结构
1. 题量的设想
理由(1)2007年试卷的情况
(2)试卷的长度也是试卷难度的一个因素
(3)对数学知识点考查的需要
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2.试卷难度
(1)毕业要求的分数应充分体现
(2)区分度的掌握只有从题目上加以体现
体现区分度的题目的难度值太难与容易都不能体现区分度,各种题型都应有区分度,并适当设置把关题目。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关注核心内容的考查:
一、代数:
1、有理数与实数:数的产生过程;数的特征;数的表示方法;数的运算(运算的几何意义、几何背景)、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运算方法等。
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2、方程(组):
方程模型的意义;解方程组的过程与思想方法;运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3、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会解不等式(组),会用数轴表示解。应用不等式解应用问题, 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
4、函数:函数的模型;函数思想;借助现实背景理解函数;通过解析式、图象了解函数的具体特征;函数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二、图形与空间
1、图形的性质: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形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活动(观察、展开、折叠、变换、作图、推理等)探索相应图形性质;采用综合法证明有关性质。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2、图形与坐标:
能够采用适当的坐标方式表达一个空间(部分),或者空间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与相应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3、图形与变换
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相应变换现象的了解,借助变换方式认识图形的一些基本性质。
4、图形与证明:
对证明的必要性有感受;证明中使用的语言、符号;具体的证明过程;一般的证明方法;由证明过程而获得的对应命题的深刻理解,得到新的发现。对2008年中考的思考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的过程,基本统计量的含义;抽样活动的基本要求;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2、概率的含义;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处理一些不确定事件的基本方法等。命题原则 1.考查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体现科学性和基础性
2008年重庆市《考试说明》是按照《课程标准》重新修订的.内容上有许多变化.
命题原则 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力求体现公平性
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求解的试题素材,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
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开放的态度对侍,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述方法。命题原则 3.试题背景既要现实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实际
试题的背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或其它学科现实,与生活或生产实际相关的题材具有时代特征。其中所蕴含的数是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命题原则4.试题在各种层次中都应体现有效性
试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与层次,在各种题型上既注意区分度,同时也充分考虑试题的可操作度。试题的基本构成1.选择题、填空题
2.计算(求解)类问题
3.证明题(纯几何证明只要求掌握简单证明与中档证明,圆的证明一定不会要求)
4.应用题
5. 阅读分析题
6.探索题
7.开放性问题我们要重视的问题2008年中考是重庆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考试。在命题的形式上一定会有一些变化,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一些在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的内容,原来因为没有条件进行考查的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如图,在一个10×10的正方形DEFG网格中有一个△ABC.
①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②在网格中画出△ABC绕C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
③若以EF所在的直线为x轴,ED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A1、A2两点的坐标。
解答见图中
A1(8,2), A2(4,9)我们要重视的问题亲爱的同学,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颜色的游戏:一个不透明的小盒中,装有A、B、C三张除颜色以外完全相同的卡片,卡片A两面均为红,卡片B两面均为绿,卡片C一面为红,一面为绿.
(1)从小盒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放到桌面上,朝上一面恰好是绿色,请你猜猜,抽出哪张卡片的概率为0?
(2)若要你猜(1)中抽出的卡片朝下一面是什么颜色,猜哪种颜色正确率可能高一些?请你列出表格或用树状图,用概率的知识予以说明.数学复习的目标建构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新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问题解决上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使学生在考试水平与考试心理上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复习中我们应思考的问题考试说明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它所确定的知识的内容的广度与难度的对命题工作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因而,务必理解与掌握考试说明。
复习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学生的实际是决定我们在复习中知识的难度、深度的出发点。只有学生有接受可能的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学生实际。
要尊重学生,在复习阶段一定要客观评价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性。
复习中我们应思考的问题复习的进度务必精心安排,既要全面同时也要突出重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在安排中要想到学生,务必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考是老师永远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在新的《综合本》中加以了充分的体现.
复习的思考与建议教学要遵循教材和课程标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各重要的数学概念、基本公式(不要求记忆的要会用)、法则、定理等, 即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
教会学生分析和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些已不要求的知识),各种数学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分析,让他们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归纳和迁移”的过程。 复习的思考与建议削弱思维定势的成分,加强变式教学研究。复习中过分地强调某种方法重要或某种题型对应某种策略,容易造成一种思维定势 .
对一些可能新引入大题的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成为新的难点。
资料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基本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复习的思考与建议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中考改革精神。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删除繁、难、旧这一思想必然要影响中考命题。淡化陈题、难题,强调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具有时代气息的数学问题等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我们老师习惯了的一些内容,对照课标好好梳理一下。
复习的思考与建议加强集体研究,针对学生实际。
用好复习资料,加强变式教学。
做好模考分析,提高应试水平。
加强规范训练,减少过失丢分。
祝2008年取得成功!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