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磁场 磁感线 课件 (共19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磁场 磁感线 课件 (共19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13.1磁场 磁感线
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1.磁性:
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
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

大家有没有发现电和磁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自然界中同样存在着两种电荷。
同名磁极或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磁极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种相似性是否意味着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呢?
一、电和磁的联系
物理学家的观点
直到19世纪初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如库仑、安培、托马斯.杨都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库仑
安培
托马斯·杨
电和磁没啥关系
科学与思想的进步
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人们发现,自然界各种运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转化,这种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渐形成,也影响了奥斯特。
内能→机械能
机械能→内能
一、电和磁的联系
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的把一根导线放在一个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首次发现了电和磁的联系。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坚信电和磁存在某种联系,并开始不懈的探索。
即电流的磁效应
一、电和磁的联系
奥斯特实验之后,安培等人又做了很多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不仅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
磁体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电流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同方向电流相互吸引,反方向电流相互排斥
二、磁场
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磁场:磁体或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我们如何形象的描述磁场呢?
三、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及方向而人为画出的一组曲线.
思考:
(1)如何描述磁场的强弱?
(2)如何描绘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能否相交?
(4)磁感线是否真实存在?
磁感线的疏密
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不能
假象的线
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
三、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及方向而人为画出的一组曲线.
思考:
(1)如何描述磁场的强弱?
(2)如何描绘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能否相交?
(4)磁感线是否真实存在?
磁感线的疏密
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不能
假象的线
与电场线的区别:
(1)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内部从S极回到N极;
(2)每一条磁感线都是闭合的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
能否尝试画出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线的横截面图和纵截面图?
表示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
表示磁感线垂直纸面向外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里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外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
表示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
表示磁感线垂直纸面向外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里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外
立体图
横截面图
纵截面图
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环形电流的磁场
环形电流的磁场
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场的方向。
立体图
横截面图
纵截面图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
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螺线管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方向。
四、安培定则
(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安培定则(二):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或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方向。
例1、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并与磁针指向平行,如图所示.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偏转,则这束带电粒子可能(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 D.向左飞行的中性粒子束
解析:
因为N极向纸外偏转,所以小磁针所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由安培定则可知带正电的粒子束向右飞行或带负电的粒子束向左飞行,中性粒子束不带电,产生不了电流,不能形成磁场,故A正确,B、C、D错误.
A
例2、(2022·山东济南·高二期中)为了判断一个未知正负极的蓄电池的极性,某同学将该蓄电池通过电阻跟螺线管连接起来,发现小磁针的N极立即向螺线管偏转,如图所示。用M、N和P、Q分别表示蓄电池和螺线管两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蓄电池M端为正极
B.蓄电池N端为正极
C.螺线管P端为S极
D.螺线管内部磁场方向由P指向Q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