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时 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类。
环境描写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的鉴赏,又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环境特点概括
环境的作用
环境的描写手法
小说专题复习之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第六课时
知识图要
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自然环境的特点
1.对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对人物:①烘托人物心情;②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对情节: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4.对主题: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题。
自然环境的作用
【审题示例】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梁生宝所处的自然环境特点?(6分)
小说第二段描写自然环境有何用意?(6分)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审题解析】
此类考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环境” 等提示考点答题的关键词。
【题型】
1.概括环境特点;2.分析环境的作用;3.概括特点+分析作用
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怎么考?
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
自然环境描写多集中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偶尔中间也有。要全面找出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时令、天气、地点、景物等的文字
第二步:分析其自然景物的特点。
首先看描写了哪些景物,再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要盯准那些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若无此类词,应选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第三步:多角度分析自然景物的作用。
找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自然环境答题3步骤
小说的三要素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典例训练】
小说的三要素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注]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小说的三要素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小说的三要素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小说的三要素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了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小说的三要素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小说的三要素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地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选自柳青《创业史》,有删改)
【注】 互助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小说的三要素
1.请结合全文,分析梁生宝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大环境(渭河上游)特点:气候异常,茫茫春雨,春汛到来。②小环境(睡觉时外面的环境)特点:春雨淅沥,天气凉。
概括环境特点题
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开头、结尾分别描写了“春雨”,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故事在“春雨”中展开,又在“春雨”中收束,首尾呼应,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严谨。②开篇的“春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正是因为春雨导致春汛,才使得渭河停渡,梁生宝只好在车站票房过夜;也正是因为春雨不停,使“怎么过夜”成了梁生宝眼下的难题。③结尾的“春雨”反衬出人物心理。淅淅沥沥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使梁生宝渴望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火热激情显得更加强烈。
分析环境的作用题
答题模式:
①××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
染(奠定)了××的抒情基调;(环境本身)
②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
③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情节)
④暗示(揭示)了xx的主题。(主题)
答题规范
社会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家庭环境等。
社会环境的特点
①对环境: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对人物:交代人物成长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对情节:制造悬念,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④对主题: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⑤象征或暗喻。
社会环境的作用
【审题示例】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小说xx段的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梁生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审题解析】
此类考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自然环境”“自然景物”“环境” 等提示考点答题的关键词。
【题型】
1.概括环境特点;2.分析环境的作用;3.概括特点+分析作用
社会环境的特点和作用怎么考?


分析社会环境3步骤
第一步:找出描写社会环境的语句。
文本中描写社会环境的文字有两种: 一是集中描写,二是分散描写。尤其是后者,往往散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稍不留心,根本看不出来。这样的文字很重要,绝不能忽视
第二步:分析概括社会环境的特点。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4角度:①时代背景,如“抗战时期”。②地点,具体指人物活动的“场所”“场合”等“硬”环境特点。③人物的人际关系、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④建筑物或一些独具时代特征或地域特征或表明相关特征的“器物”的句子中分析特点。
第三步:多角度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扣住环境特点,从环境、情节、人物、情节等角度展开分析,同时要结合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具体而灵活地分析概括其作用。
【典例训练】
3.请结合全文,分析梁生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阅读《雨夜小站》,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社会环境特点:土地改革后,农村成立了互助组;农民普遍贫困,渴望富裕;政府重视粮食增产。②家庭环境特点:父子是继父子关系;较贫穷;继父不理解梁生宝不顾小家而为互助组创业。③用意:展现了梁生宝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表现了梁生宝一心为公、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塑造了梁生宝这位带领大家艰苦创业、共同致富的年轻干部形象。
特点概括+分析作用
答题模式:
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形象。
③触发××思想(情感)的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④暗示了当时地社会特征,揭示了小说xx地主题。
答题规范
小说的三要素
环境描写总结
环境类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作用:四个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主要题型:概括环境特点
分析环境的作用
特点概括+分析作用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