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8.1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时 1 授课时间课标要求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背景分析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中存在的消极价值观和人生观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让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通过视频欣赏、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懂得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 重难点 重点:通过生命感悟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蒙难”经历与感受,以体验生命的来之不易; 难点:通过呈现具体的生活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悟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的接续中担当的使命。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生命有时尽)(检测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生命有接续)(检测目标2)所需条件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学习内容、课上保持精神饱满板书设计 生命的特点 生命有时尽 正确看待死亡 生命可以永恒吗 生命有接续 意义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辅助环节: 导入新课:观看唐僧图片 1.《西游记》中的妖怪卫生么要吃唐僧肉? 2.人类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3.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最长寿命”? PPT展示较为长寿的事物的图片。 我们进入本节新课。 示标示导: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88-93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生命有哪些特点?(指向学习目标1)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指向学习目标2) 3.生命有接续有什么意义?(指向学习目标3) (三)、班内质疑: 学习任务一、生命有时尽 探究活动一:视频与组图 1.视频展示《生命的起源》 问:生命的由来又怎样的特点? 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乐观向上,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正如在谈及生命时,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好比有一块木头,中间打一个小孔,将它放到茫茫大海上漂着。又有一只盲龟,每隔一千年从海面上抬头一次。正巧有一次它抬头的时候从那块木头上的小孔里钻了过来。有幸做一个人的几率比这件事还小,还难得!”因此可见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中产生的,这一点我们是幸运的。 2.ppt展示指纹锁的图片。那为什么指纹解锁比较安全? 指纹秘密:指纹具有唯一性、遗传性和不变性。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均不同,故指纹也不同。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ppt展示林志颖的图片和电影《返老还童》。 问:人类真的可以实现逆生长吗? 表面上:保养保持年轻的容貌 实际上:器官机能和人生阅历都无法回到最初的那个状态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特点3: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4.ppt展示视频《翻滚吧,肿瘤君》 30岁的大好年华转瞬即逝,我们现在13岁,你想想自己还有几个13岁。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在世,俯仰之间时间都去哪儿,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命是短暂的。 5.ppt展示《翻滚吧,肿瘤君》的话: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问:你想怎么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归宿。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中去。 友情提示:生命有哪些特征? 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暂的。5)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归宿。 学习任务二、生命有接续 探究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过渡:生命有时尽,生命不可以永恒吗?) 生:不可以,因为人的生命结束了就回不来了。那刚刚那位同学说的是个体生命的结束,那就意味着家族的生命、人类生命的结束吗?当然不是。 同学们请自主学习91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得出结论: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3.过渡:ppt展示探究与分享的内容。除了身体生命的传承,你还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生命的接续,使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4.中华上下五千年,除了生命,还留下了什么? 师:ppt展示视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啊,除了生命还有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教师:出示长征的图片,得到学生们的认同.提出问题:你们对长征有哪些认识呢?习近平主席经常告诉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那同学们准备怎样做呢?评价:同学们的认识真得很深入,再一次为你们点赞,你们真得很棒。 得出结论: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同学们,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好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断充实自己,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友情提示:生命有接续的意义有? ①身体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四)、学习总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 知识上: 能力上: 价值观上:学 习 过 程当 堂 检 测 1.(检测目标1)雷锋说:“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说明他( ) A.懂得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逆的,要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B.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C.在努力为自己争得荣誉,表现自己 D.付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再去 2.(检测目标2)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成像、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的人的指纹。这种锁利用的原理是( ) A.生命是独特的 B.人的指纹最不容丢失 C.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 D.人类是最有智慧的生命形式 3.(检测目标3)张海迪说:“生命很痛苦,但是再痛苦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处处为自己着想,一切为了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B.好死不如赖活着 C.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自己摆在首位 背诵任务: 1:(检测目标1) 生命有哪些特点? 2:(检测目标3) 生命有接续有什么意义?作 业 内 容 《新课程助学》P90-91素养演练一 致 性 本节课尝试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目标设定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评价手段采取做检测题、背诵记忆、随机抽查等形式,教学效果较好。学 后 反 思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框题《生命可以永恒吗》的内容,这节课是七年级学生认识生命的起点,通过认识生命从而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本节课主要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别在创设情境、步入情境等活动中感知、分析、讨论、互动、交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从而生成新知。这节课在创设情境方面,没有采用普通的文字阅读材料或者事例阐述等模式,而是改用了图片、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这样相比较材料文字会更加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除了教材内容的教授,更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和形成,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