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设计(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设计(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时 1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背景分析 对于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稳定。本框旨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学会守护生命。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通过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3.通过视频欣赏、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学习 重难点 重点:通过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发掘生命力量,汲取力量,战胜挫折; 难点:通过情景设置、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挫折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更深入地认识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检测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发掘生命的力量)(检测目标2)
所需条件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学习内容、课上保持精神饱满
板书设计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生活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2、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发掘生命的力量 1、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2、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辅助环节: 导入新课:名人猜一猜 师:在他21岁时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代表作:“黑洞理论”、时间简史等。他是谁? 生:霍金 师:霍金这么厉害的人物,人生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可是正是因为战胜了挫折,才成就了他的伟大。我们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心电图的图片),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示标示导: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05-109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哪些?(指向学习目标1) 2.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指向学习目标2) 3.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指向学习目标3) 4.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指向学习目标3) (三)、班内质疑: 学习任务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活动一:设置情景,问题导学 自主学习:挫折的含义;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产生的影响。 (1)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人们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2)畅所欲言 1.绘制你自己的挫折经历图。 2.选出其中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挫折经历,谈谈你当时是如何应对的。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探究活动二:辩论赛:“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人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步的,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坏事。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所以挫折是坏事。 友情提示: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消极: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态度: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探究活动三:爱迪生的例子 说一说: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友情提示:积极:生活中的挫折使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学习任务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活动四:活动—模拟体验 假如你失去右手,请用左手写你的名字。 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写你的名字。 请简单谈谈你写字的感受。 师: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际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修复,改变自己。①我们需要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效法它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效法它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师:②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④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友情提示: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①我们需要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④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探究活动五:方法与技能 阅读课本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和培养幽默感,自我疏导。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学会请求帮助。 3.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实现精神升华。 4.增强勇气和磨炼意志,学会乐观接受最糟的结果,冷静对待,等等。 (四)、学习总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 知识上: 能力上: 价值观上:
学 习 过 程
当 堂 检 测 1、(检测目标1)应对挫折,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认为面对挫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1)不顾一切地采取措施,释放或发泄因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2)面对挫折,具体分析挫折,抓住关键问题,理智寻找解决途径 (3)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克服遇到的挫折 (4)善于发现自己拥有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 A(1)(2)(3) B(2)(3)(4) C(1)(2)(4) D(1)(3)(4) 2、(检测目标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认为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1)生活不是坦途,我们需要经历适当的挫折,提高自己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 (2)没有自然界的风和雨,就不会出现彩虹 (3)经历挫折之后,就能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4)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适当的挫折有利于我们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A(1)(2) B(1)(4) C(3)(4) D(2)(3) 背诵任务: 1:(检测目标1) 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2:(检测目标2)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作 业 内 容 《新课程助学》P103-106素养演练
一 致 性 本节课尝试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目标设定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评价手段采取做检测题、背诵记忆、随机抽查等形式,教学效果较好。
学 后 反 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同样,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我们生命的力量,增强我们生命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在挫折面前才越发有韧性,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本课最大地感触是教师在和学生对话,与课本对话,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理论完全是在互动中不知不觉渗透下去,在宽松和谐地课堂气氛中尽情地在倾诉,在感悟,教师起到引导与点化的作用;学生自己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