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时 1 授课时间课标要求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二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背景分析 近年来,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得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生命意义感与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都显著相关。在生命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让青少年明白生命中有哪些东西值得珍惜和追求,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将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通过材料分析、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生活的能力; 3.通过视频欣赏、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学习 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并且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让自己生活得好,还在于让他人、整个社会乃至人类都更好,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立下远大志向; 难点:通过情景设置、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他人的赋予和施舍,而在于自身的追求和创造。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生命的追问)(检测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发现我的生命)(检测目标2)所需条件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学习内容、课上保持精神饱满板书设计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追问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发现我的生命 2.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辅助环节: 导入新课:经典台词回顾 电视剧《士兵突击》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示标示导: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11-115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指向学习目标1、2) 2.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指向学习目标3) (三)、班内质疑: 学习任务一、生命的追问 探究活动一:教师提问 提问: 1.人为什么活着?通过提前采访身边的人来回答。 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材料。 (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认识 人为什么活着?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有意义的人生 探究活动二:阅读感悟 (1)李子柒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后来父亲早逝,所以李子柒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14岁她辍学出去打工,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决定抛下所有,立刻回家。之后的她,靠抖音拍摄视频火遍全球。 师: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雷锋日记中: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 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师:他的生命意义在于什么? 生: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他人! 里约奥运的女排赛场上,让太多人揪心,让太多人喜极而泣:因为小组赛时,女排先负荷兰再负赛尔维亚,中国女排危矣,但女排姑娘们自信、坚持、拼搏,一路打败巴西、荷兰、塞尔维亚,成为冠军!为国争光添彩! 材料二:屠呦呦: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样评价她:“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问: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三个方面回答,从个人、他人、社会三方面。 友情提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学习任务二、发现我的生命 探究活动三:相关链接(课本113相关链接) 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对于石头的认识和了解不同,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是个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李子柒的图片展示。她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造。 探究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教材P114) 思考:(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 (2)你参加过哪些志愿活动,这些活动对你有着怎样的意义? 友情提示: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探究活动五:拓展空间 (教材P114) 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具体地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如家庭、学业(事业)、财富、人际关系、健康、情感、休闲、社会服务…… 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填写,然后与学习小组成员讨论分享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与分享,派代表进行发言总结。 学生先独立思考,选取未来几个生命阶段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编写自己的生命剧本,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最后归纳总结: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生命的历程,感受过去的人生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发现其中蕴藏的意义。 (四)、学习总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 知识上: 能力上: 价值观上:学 习 过 程当 堂 检 测 1.(检测目标1)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 A.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而艰难的 C.每个人都应珍惜自己的生命 D.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对他人的分担对社会的奉献之中 2.(检测目标2)下列相关事例不能体现生命意义的( ) A.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岳飞:精忠报国 C.汪精卫:卖国求荣 D.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诵任务: 1:(检测目标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检测目标2) 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作 业 内 容 《新课程助学》P110-112素养演练一 致 性 本节课尝试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目标设定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评价手段采取做检测题、背诵记忆、随机抽查等形式,教学效果较好。学 后 反 思 本节在教学设计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成长进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火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畅所欲言,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视频的运用较好创设了情景,应把握不超过5分钟的原则。不足之处在于教师主导作用“过度”发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以后要注意做到老师明白的要比学生“慢半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