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1.2少年有梦 课时 1 授课时间课标要求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背景分析 初中阶段要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进入初中后父母和老师的高期待、高要求,学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小学生了,中学生需要担负更多的使命。所以青少年应该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将自己的人生志向与伟大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少年梦想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知道光有梦想没有努力就是空想。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及中国梦之间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 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梦想。梦想的价值和意义不是单一的,通过鼓励学生多角度正视自己的梦想,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梦想是多变的,也要争做追梦人。 难点:正确认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通过设置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多角度地审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争做勇敢的圆梦人。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有梦就有希望)(检测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努力就有改变)(检测目标2)所需条件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名人传记、视频短片、公益广告等) 学生:教材、荧光笔、课前充分预习学习内容、课上保持精神饱满板书设计 1.2 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重要性 2、少年的梦想有哪些特点? 二、努力就有改变 3、如何实现心中的梦想?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辅助环节: 导入新课: 哈佛大学对100位毕业生20年的跟踪调查: 一直有梦想并为此坚持不懈奋斗的人,现在都已经成为社会的顶尖人物。 梦想不太明确的人,现在大都当上了白领。 梦想模糊并且没有坚持奋斗的人,现在已经落败至社会底层,工资仅够养家糊口。 没有梦想,一开始就在混日子的人,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累赘,靠社会保障金度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没有哪代青年不经过淬炼。只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奔涌向前,乘风破浪! 示标示导: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8-13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1、3题。 1.什么是梦想 梦想有什么重要性?(指向学习目标1) 2.少年梦想有什么样的特点?(指向学习目标1) 3.怎样实现少年的梦想?(指向学习目标2、3) (三)、班内质疑: 任务一、有梦就有希望(重点) 运用你的经验: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1、编制人生的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材料:95后科学怪才:贺智威 少年的梦想,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探究与分享:P10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他的梦想给自己带来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给他人带来了感动和行动,使爱心得以传递、延续。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有梦想就有希望,生活就有色彩。我们要向瑞恩学习,认真织梦,为了梦想的实现不断付出努力和行动。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了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不可分割。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关链接: 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任务二、努力就有改变 (难点) 1、少年的梦想: 探究与分享: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情景一: 小明的梦想是想当一名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利用上课的时间,阅读大量的小说、散文,晚上也顾不上写作业,一直阅读到深夜。 情景二: 小华的梦想是考进本地的大学,但是他感觉高考还离自己很遥远,认为“还远着呢,到高中在努力也不晚。” 情景三: 小美的梦想是这学期期末进班级前五,于是她借了班里学霸的笔记来学习,可不管怎么学,成绩都没有起色。 思考:他们的“努力”有用吗?如果你是他/她,你会如何努力? 2、少年有梦,要付诸行动: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出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探究与分享:P11 从中国人航天梦的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努力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是失败后重新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坚定的信念,是对美好的不懈追求。需要立志,也需要坚持。 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不一定。因为梦想的实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条件。 3、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4、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相关链接: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志向所归,就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他的志向所指,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御。 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怎么努力?努力需要立志 。 5、努力,需要坚持: 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方法与技能:p13 努力也有方法: 拓展空间: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 (四)、学习总结: 1.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 知识上: 能力上: 价值观上: 2.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梦想总是美好的,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会是等来的,也不会是想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青少年不能没有梦想,有了梦想,我们就要为实现梦想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要把个人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像结合,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学 习 过 程当 堂 检 测 1.(检测目标1)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远志,无声春雨润红花。”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A ) ①梦想可以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有梦少年都有远大的志向③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检测目标1)少年有梦的作用(A ) ①能激发生命的热情②不断进取③有正确的航向④有梦就有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检测目标2)在“畅谈梦想”的主题班会上,小亮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后卫,在同学们的“出谋划策”中,你认为不可取的意见是(A ) A.放弃初中阶段学习,专心篮球训练 B.把篮球兴趣转化为实现梦想的动力 C.扬长避短、发挥所长,练就扎实基础D.以著名球星为榜样激励自己 4.(检测目标2)努力实现梦想需要我们( A )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③战胜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 ④一味心动,画饼充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作 业 内 容 完成《新课程助学》p7-9素养演练一 致 性 本节课尝试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目标设定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评价手段采取做检测题、背诵记忆、随机抽查等形式,教学效果较好。学 后 反 思 本课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于追梦;随后,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教材意图,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考能力。寓教育于探索和思考中,较好的实现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