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氧气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情感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三、教学分析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猜谜语导入新课学生活动:(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学生回答:氧气教师提出问题:说明氧气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氧气能让动植物呼吸,体现了氧气可以提供呼吸的化学性质。教师:我们在课题一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教师板书课题课题2氧气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氧气可供给呼吸这一点导出本节课的主题。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 氧气的检验教师展示一瓶无色气体,提问: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 学生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教师:哪位同学上台检验这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提问:通过该实验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实验探究的乐趣。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氧气的检验教师展示一瓶氧气,提问:你能观察到氧气的什么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回答:无色气体。教师提问:哪位同学闻一下氧气的气味 一名学生上台闻氧气的气味,向全体同学汇报:氧气无味。教师设问:氧气只有气态吗 它的密度和溶解性怎么描述呢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氧气的物理性质》教师提问:通过视频,你了解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回答:有三态变化、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教师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三态变化,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额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活动4【活动】活动 教师演示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教师活动:演示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活动:1、观察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关注:焰色、生成物的色、态、味。2、尝试写出文字表达式,一位同学板书在黑板上。教师提问:为什么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 学生思考回答: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协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1)1、3、5、7小组实验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2)2、4、6、8小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现象。分析、讨论、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和要点,尝试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2、小组组间交流分享各自的实验结果。3、以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实验,分享实验的要点和成功的关键。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不急于告诉学生实验成功的诀窍,让他们尝试成功与失败,体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通过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