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二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凝聚价值追求必须弘扬民族精神,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的表现,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能够从力所能及小事做起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法治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健全人格:凝聚价值追求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道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理解弘扬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自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价值标准
责任意识: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排精神为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国务院以及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
女排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我们到底该怎样向女排学习?凝聚价值追求?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一、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材料:西晋末期政治黑暗,豪强纵横,社会矛盾急剧加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他还有一个好友叫刘琨,二人同在司州当主簿。见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复兴晋国、建功立业就成了二人共同的理想。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 "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叫声可不吉利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不吉利的声音,这鸡叫可以提醒我们早点儿起床,我们不如以后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怎么样 "
刘琨欣然同意,跟着穿衣起床。两人来到院了里,只见满天星斗,月光皎洁,于是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他们才汗流涔涔地收剑回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从上面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祖逖的什么精神?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从图片中,得出民族精神内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的本质:
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探究与分享:
举例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
勤劳勇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勤劳勇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伟大建党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
改革开放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探月精神等。
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3、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思考:民族精神对当代中国有怎样的价值?
中华民族曾经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是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材料:习近平话“ 四个伟大 ”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探究与分享:
中国女排是在世界体坛上不断创造奇迹的一支劲旅。20世纪80年代实现“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又以荡气回肠的完美逆袭,为祖国赢得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多年来,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不断诠释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
(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女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不畏强敌、团结协作精神,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博”的中华体育精神,
(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即使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也依旧存在。
4、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情境模拟:当你遇到以上情境,你会怎么做
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探究与分享:
2020年,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在习近平的亲自部署、指挥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抱着必胜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争、阻击战。在这场战争中,广大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展示了精湛医术和良好风貌;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冲在一线,守土担责;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工程建设者和防疫产品生产者加班加点,成就中国速度;海内外人士踊跃捐钱捐物;治愈患者自愿捐献血浆......这些感人的抗疫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世界著名医学杂志评价,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这样的速度动员各种资源,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抗击疫情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二、构筑中国价值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材料:歌词花式吐槽美国“病毒奇迹消失论”“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消毒剂注射治疗新冠论”的荒唐,细数美国抗疫不给力便甩锅、推责、污名化的卖力操作。海外网友表示,这首歌,唱出了“美国的真实面目”。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中国奇迹”——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全国各地紧急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互帮互助、共同战“疫”……
思考: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去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2、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阅读感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吸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中共十八大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探究与分享 :
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出现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先行者。
(1)你了解图片中这些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①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②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③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⑤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2)你还了解哪些“双百”人物的事迹?与同学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
①爱国情怀。②坚定信念。③优良品质。④远大理想。⑤高尚情操。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材料说明了什么?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探究与分享: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
思考: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们讨论。
5、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
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了解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懂得了怎样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我们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明白了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要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共同谐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
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载誉归来,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记录。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 B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④丰富发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从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到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C )
A.勤劳勇敢的品格 B.自信自强的品格C.与时俱进的品格 D.爱好和平的品格
3、下列名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D)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能祸福趋避之②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③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倡导文明新风尚的进程中,乐山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德的力量、爱的力量成为嘉州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乐山市开展该项活动的目的是( C )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力量②共创文明社会风尚,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③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幸福嘉州④坚持依法治市,共建法治乐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一、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3、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二、构筑中国价值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5、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