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态变化:综合复习与测试 含答案 PPT课件(共24张PPT)教科版物理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物态变化:综合复习与测试 含答案 PPT课件(共24张PPT)教科版物理八上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章末复习
一、思维导图
二、考点突破
考点一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或环境_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__________。
常用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帕)时,把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而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把0 ℃到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
冷热
温度计
冰水混合物
水沸腾
(3)注意: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读作______________,-6.8 ℃读作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36.5摄氏度
负6.8摄氏度
零下6.8摄氏度
考点二 温度的使用
1.实验室用温度计
(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使用: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液体热胀冷缩
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稳定
2.体温计
(1)特殊结构: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细小的________。
(2)原理:液体(水银)的_____________。
(3)量程:_______________。
(4)分度值:__________。
(5)使用:使用前需甩一甩,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热胀冷缩
35~42 ℃
0.1 ℃
可以
缩口
典例突破
1.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 ①②③④ B.④⑤③②①
C. 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C
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3℃,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3℃。用这支温度计测得该烧杯中水的温度是66℃,则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A.56.7℃ B.70℃ C.73.3℃ D.75℃
B
考点三 探究熔化规律
1、使海波均匀受热的方法:
(1)水浴加热
(2)使用石棉网
(3)用玻璃棒搅拌
2、海波熔化的实验现象:
开始熔化后,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结束后,温度开始上升。
3、蜂蜡熔化的实验现象:
蜂蜡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持续升高。
4、实验时,将装有海波或蜂蜡的试管放入水中合适的位置,利用水浴法加热。这里的“合适”是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中海波熔化的时间较长,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波或蜂蜡在水面以下
试管不接触烧杯底部
海波过多
水温较低(合理即可)
1.熔点和凝固点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__________;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__________。
2.晶体和非晶体
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熔点)的固体称为__________,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熔点)的固体称为__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_的。
考点四 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
凝固点
晶体
非晶体
相同
3.晶体熔化(或凝固)的特点
晶体熔化时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凝固时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
吸收
不变
放出
不变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1)熔化:①温度要达到________;②要不断地________热量。
(2)凝固:①温度要达到_________;②要不断地________热量。
[明确]非晶体熔化时,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凝固时, 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_。
熔点
吸收
凝固点
放出
吸收
升高
放出
降低
5.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典例突破
3.以下给出的物质都属于晶体的是(  )
①蜂蜡 ②金属
③玻璃 ④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C
4.下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D.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
C
考点五 蒸发和沸腾
1.蒸发:蒸发是在____________进行的一种比较__________(选填“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沸腾
一定温度下,在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和内部
3.观察水沸腾实验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测水温的温度计选用____________(选填“酒精温度计”或“煤油温度计”)。
(2)正确进行实验后,得出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是实验时水上方气压__________1.01×105 Pa。
(3)减少水加热至沸腾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液体沸腾的特点: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___________; ___________热量。
煤油温度计
低于
减少水量
用初温高的水
给烧杯加盖
吸收
不变
达到沸点
持续吸收
1.液化:物质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液化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考点六 液化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典例突破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B.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A
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D
考点七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升华过程__________热。
2.凝华:物质由__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凝华过程__________热。
3.常见升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凝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
气态

气态
固态

樟脑球越放越小
灯泡内钨丝变细
雾凇
冰花
典例突破
7.关于露和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此过程放出热量
B.铁矿石在炼钢炉里变成铁水是熔化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
C.液化石油气利用降低温度的方式将气体变为液体,此过程吸收热量
D.衣柜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汽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