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章 电功率6.3 焦耳定律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意识。2.科学思维: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也是辩证的统一。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探究的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大小的关系,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使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导学重点:焦耳定律及应用导学难点: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 。从能量角度来说,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是用电器消耗 能做 的过程。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设计是将电流产生的 转化为 变化。实验过程分别控制变量 、 、通电 。结论:电热与 、 、通电 有关。3.理性探究 热效应与 的关系,电热器所消耗 能全部转化为 能。Q=W= = =I2Rt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跟通电时间成 。这个规律叫做 。课堂导学(一)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1..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 。从能量角度来说,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是用电器消耗 能做 的过程。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设计是将电流产生的 转化为 变化。实验过程分别控制变量 、 、通电 。结论:电热与 、 、通电 有关。3.理性探究 热效应与 的关系,电热器所消耗 能全部转化为 能。Q=W= =I2Rt(二)焦耳定律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跟通电时间成 。这个规律叫做 。公式表述:Q= 。Q的单位是 ,I的单位是 ,R的单位是 ,t的单位是 。(三)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5. 在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地方要利用 热。根据电流的 效应,人们制造出电烤箱、 、电烙铁、白炽 等电器。6.有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导体的 过高,要设法 电热。例如在电路中,由于导线有电 ,也要产生 ,容易使导线的绝缘外皮迅速老化,甚至可能烧坏,这就需要考虑如何 产生的热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B. 影响电热的因素有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C.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D. 电流通过手机不产生电热2.下列用电器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 )A.电饭煲B.电熨斗C.电风扇D.电烙铁3.下列设备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输电导线用铝线B. 输电线用铜线C. 在各种电路板上用铜箔或银箔做导线D. 养鸡场的电热孵化器4.下列设备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5.一只灯泡灯丝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比原来暗一些B.灯丝电阻比原来大一些C.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一些D.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一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热效应,电,内,电,功。2.热量,液柱,电流,电阻,时间,电流,电阻,时间。3. 电阻,电,内,UIt。4. 平方,正比,正比,焦耳定律。课堂导学1.热效应,电,内,电,功。2.热量,液柱,电流,电阻,时间,电流,电阻,时间。3. 电阻,电,内,UIt。4. 平方,正比,正比,焦耳定律,I2Rt,J ,A ,Ω ,s。5.电,热,电饭煲,电灯。6.温度,减小,阻,电热,减小。课堂练习:1.D;2.C;3.D;4.C;5.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