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法律第三框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新知导入说一说,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暴制暴?忍气吞声?报警如果你遇到与图中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讨回公道?√遇到侵害,要学会依法求助新知导入自主学习:(3分钟)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58—62,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3分钟。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2.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3.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4.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做法?0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新知探究探究一: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1.超市保安随意搜查顾客身体吗?2.你怎样看待小华的做法?遇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要积极寻求 ,依靠 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法律救助法律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新知探究探究一: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镜头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都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接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思考:遇到类似情形,我们可以寻求哪些机关的帮助?我会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②通过法律 来维护合法权益。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提供的是法律服务,如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我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等。律师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给我们当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法律服务所12律师事务所新知探究探究一: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专门的证明机构。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法律服务所34律师事务所探究一: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新知探究公安机关你知道以下是哪些机关的徽章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新知探究③可以寻求国家的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法律救济“弱者的保护神”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代写法律文书,帮忙出主意,代替我们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处理法律事务、打官司、辩护等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身份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连连看新知总结探究一: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①要积极寻求 ,依靠 维护自己的 。②通过 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可以寻求 。④必要时可以直接向 起诉。法律救助法律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国家的法律救济人民法院(2021 连云港)“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条款针对的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合同违约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A走进中考02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被判刑阅读课本55页“探究与分享”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新知导入探究五: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小心交友,避免勿入歧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新知导入探究五: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 。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5、如何远离犯罪,加强自我防范? P55-56①-④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 ,我们要从 ,避免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 , ,做一个 。④我们要 , 不良习气,。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 。新知总结探究五: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不可逾越的鸿沟认清犯罪危害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小事做起沾染不良习气走进中考(2021 大庆)以下图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B走进中考(2023 遂宁)15岁的陈某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朋友”,他开始旷课,还因经常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罚。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竟拦路抢劫。对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青少年应该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③经常盗窃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④青少年交友需谨慎,要远离“损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走进中考(2023 随州)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①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②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③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④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C走进中考(2023 自贡)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武汉市的张某,因嫌所住小区楼下有人跳广场舞太吵,于是往楼下扔鹅卵石,先后砸坏17辆私家车,车损达2万多元。2022年3月,张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由此可见(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要谨遵法律的要求③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④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走进中考(2020 锦州)17岁的小欣因犯抢劫罪锒铛入狱。他在《忏悔书》中写道:我本是一个好学生,不该因结识几个“朋友”沾染上不良习气,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还打骂同学;不该在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便开始放纵自己,与“朋友”们偷窃财物:更不该在被公安机关拘留后仍不知悔改,甚至还与“朋友”持刀抢劫,最终被法院判刑,我非常后悔,希望大家以我为或,“勿以小而为之”,不触碰法律红线,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人。(1)请你从小欣的《忏悔书》中找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请写出犯罪的基本特征。(3)小欣走上犯罪道路的经历给你怎样的警示?(答出两点即可)(1)一般违法行为:与“朋友”们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犯罪行为:持刀抢劫被法院判刑。(2)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②要谨慎交友,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犯罪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严重)刑事违法性(触犯刑法)刑罚当罚性(受刑罚处罚)必然结果刑罚主刑附加刑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预防犯罪刑法的作用及内容思维导图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善用法律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pptx MyVideo_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