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师电子教案
第 周 星期 八 年级 班 学科: 物理
集体备课成员: 授课者: 202 年 月 日
课题 3.2、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2、通过阅读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实际应用。 教法 阅读法、问答法
学法
教具学具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2、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光都是看得见的,其实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二、新知探究(学生阅读教材) 1、光谱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红外线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 Hz--5×1014 Hz 旧知回顾,回答相应问题。 了解什么是光谱? 通过导语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道光谱的概念。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红光的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光,将这种光做红外线。 ①红外线的特性 (1)红外线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2)红外线穿透能力比较较强。 ②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夜视仪。 (2)远红外烤箱。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 (3)电视机遥控器。 (4)红外线遥感。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 3、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①紫外线的特性 (1)化学作用强; (2)具有荧光效应; (3)生理作用较强。 ②紫外线的应用 (1)化学作用: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2)生理作用: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3)生理作用: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学生结合导读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且为客观知识,故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导读问题形成概念。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与应用。
防伪,紫外线有荧光作用,大额钞票上一般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由此来判断钞票的真假,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注意: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生活中所说的红外线也一样。 三、知识小结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四、课堂达标练习 1.随堂练习(见PPT内容) 2.物理同步练习册 了解为什么生活中看到的紫外线、红外线有颜色。 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 重点强调,避免概念的混淆。 利用练习题,巩固课堂新知,使学生能够运用新知。
板书设计 3.2、人眼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特性: 应用: 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2、紫外线 特性 应用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③医用消毒、防伪。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