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将“建设和谐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指出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追求和谐价值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做自信中国人是对实现中国梦的主体的要求。为学生指明了人生未来的努力方向,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对学生的人生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部分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弱,对于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思考不深。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反对分裂的相关生活经验,因此,对反对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香港、澳门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等问题关注不多。同时,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青少年学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思考不多,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本单元设计意图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一起展望未来,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勾勒筑梦舞台的时代图景,自觉激荡起“同祖国和时代共成长,做自信中国人”的豪情壮志。
四、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从和谐与梦想的内在联系出发,明确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行动;做自信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条件和必然结果。为此,本单元设计了导语、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每课各设两框。
五、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
所依据的还有党的十九大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其二,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十一部分“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其三,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的“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六、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搜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制订圆梦计划,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3、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明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知道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知道中国梦的内涵。了解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七、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促进民族团结的途径和方法,理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要求。
八、教法的选择
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九、课时安排
本单元由导语、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每课各设两框。建议新授课四课时,复习课一课时,共五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