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八年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杨心颖
章节名称 《以礼待人》 学时 1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
内容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学习重点 了解礼的内涵及作用,掌握以礼待人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学会以礼待人。
学情分析 关于文明有礼的主题,小学阶段已有涉及,学生对文明有礼的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但对于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部分同学可能对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观看视频、探究与分享等环节了解“礼”的内涵,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2.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相关链接等环节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培养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
教具 多媒体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查找关于文明有礼的成语和名言。
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出示与文明有礼相关的成语及名言。 知书达理、礼仪之邦、礼义廉耻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杨雄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与文明有礼有关的成语或名言,请结合这些名言谈谈你对礼的认识。 分享自己知道的与文明有礼相关的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礼的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感,初步感受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环节一 出示自主预习目标,布置预习内容。 1.文明有礼的含义及表现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根据预习目标,预习教材p37-p40的内容,完成练习册p33基础新知部分。 根据预习目标,预习教材p37-p40的内容,完成练习册p33基础新知部分。 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二 (一)待人礼为先 1.阅读P3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⑴小岩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 ⑵你身边还有哪些文明有礼的行为? ⑶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礼”的认识。 总结:礼的含义及表现。 2.拓展:八礼四仪。 3.探究与分享:观看视频,阅读名言。思考: ⑴你如何评价这位男士的行为? ⑵结合视频及三则名言警句,请你说一说文明有礼对我们个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4探究与分享: ⑴列举你身边的无礼行为。 ⑵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明有礼对我们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5.出示图片材料,让学生感受文明有礼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问题后交流分享。 通过材料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的中的实例,切实感受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环节三 (二)做文明的有礼的人 1.探究与分享:观看视频《程门立雪》。思考: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 结合故事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人?(可从语言、仪表、态度、行为等方面考虑) 2.阅读相关链接及方法与技能。 总结: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问题并分享。 通过视频及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文明有礼。
环节四 1.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2.拓展:观看视频《礼仪之邦》 总结归纳本课所学内容。观看视频,感受我国是文明有礼的的大国形象。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达标 检测 1.文明是净,干净整洁,让城市更美丽;文明是近,亲近他人,让城市更温暖;文明是静,轻声细语,让城市更和谐……连云港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表明(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②建设文明城市与青少年无关 ③文明城市的创建能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④文明城市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诗经》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文明有礼( ) ①使人变得优雅可亲
②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③保证个人理想得以实现
④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板书 设计 以礼待人 一.待人礼为先 如何理解礼 礼的重要性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如何做
作业 必做:完成本课练习册小卷考能力部分(检测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选做:搜集文明有礼的典故,感受以礼待人的意义。(将本课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