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时 1 授课时间课标要求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二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背景分析 近年来,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得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生命意义感与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都显著相关。在生命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让青少年明白生命中有哪些东西值得珍惜和追求,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将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 2.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通过视频欣赏、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知道每一个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习 重难点 重点:通过引用伟人的典型故事、普通人的感人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他们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难点:通过学生说一说生命的贫乏和物质生活的贫困的区别,让学生明确生命的贫乏更多的指精神层面,丰富生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并不需要很多物质条件。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贫乏与充盈)(检测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二(冷漠与关切)(检测目标2)所需条件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学习内容、课上保持精神饱满板书设计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贫乏与充盈 1.如何让生命充盈? 冷漠与关切 2.如何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 三、平凡与伟大 3.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4.怎样实现生命的价值?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辅助环节: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 (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 示标示导: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15-120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如何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指向学习目标1) (谈谈你对“做温暖的中国人”的认识和感受?) 2. 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指向学习目标2) 3.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指向学习目标3) (怎样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班内质疑: 学习任务一、贫乏与充盈 探究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 (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出示图片: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出示图片:每天都通宵打游戏。 这类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生命是贫乏的。 出示图片:寒假干些什么呢?在犹豫不决中,寒假已经过去了…… 这类同学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这样的生命也是贫乏的。 教师总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和同学交流:如何让生命充盈? 友情提示: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充盈起来。 学习任务二、冷漠与关切 探究活动二:阅读与思考 35岁女子地铁口晕倒死亡 50分钟无人急救:深圳IBM公司一名年仅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一直无人救援,事发近50分钟后,被赶去现场的120急救人员认定为已经死亡。50分钟的等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漫长,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危险,急需救助的人来说,50分钟的等待时间,足以决定生死。这50分钟对于梁娅来说,是多么煎熬,她多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漠地走过。 思考:路人的冷漠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友情提示: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探究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学生独立学习课本117页“”思考: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学生反馈思考的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传递温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我想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3)我想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4)我要找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5)我想为灾区小朋友捐款。 (6)我想为生病耽误课的同学补课。 (7)我要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那里帮他们干家务。 友情提示: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2.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习任务三、平凡与伟大 探究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教材P118) 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 友情提示: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2.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3.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四)、学习总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 知识上: 能力上: 价值观上:学 习 过 程当 堂 检 测 1.(检测目标1)生命有贫乏,有充盈。下列生命属于贫乏的是( ) ①小萌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拘囿于自我世界 ②小铭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遇到困难就退缩 ③小明祖上留下多套房产,今后无须奋斗了 ④小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努力地丰富自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检测目标2)一名在冰面上钓鱼的男子不慎落入水中,事发后,警方、消防、蓝天救援队、120急救都赶到了现场,冒着严寒展开了救援,附近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但有少数人忙着拍照、发视频……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救援者的行为令人敬佩 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还要关注他人生命 ③对陌生人的冷漠是可以理解的,学会宽容相待 ④消融冷漠,营造友善社会,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背诵任务: 1:(检测目标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检测目标2) 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作 业 内 容 《新课程助学》P113-116素养演练一 致 性 本节课尝试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目标设定与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评价手段采取做检测题、背诵记忆、随机抽查等形式,教学效果较好。学 后 反 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与生命观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成长进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品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做到了以情导行,知行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