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人邮版·2023)同步教案:第6章 实验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人邮版·2023)同步教案:第6章 实验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资源简介

章节或项目名称 实验五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本次授课类型 □理论 实验 □理实一体 □实训 □实习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授课进度
二十一 1 5、6 符合 □超前 □滞后
教学目标 1、掌握C语言中for语句格式及使用 2、掌握C语言中while语句格式及使用 3、了解循环结构在专业课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for语句格式及使用 2、while语句格式及使用
教学难点 循环结构执行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 分配
任务介绍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讲解 知识讲授 5分钟
任务讲解 学生练习 for语句格式及使用(1+2+...+n)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20分钟
while语句格式及使用(1+2+...+n)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20分钟
if和for结合使用(判断素数、水仙花数)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35分钟
总结归纳 重点掌握 if...else双分支结构格式及使用、 else ...if多分支结构格式及使用 归纳法 5分钟
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 知识讲授 5分钟
教学效果及改进思路
一、任务介绍
实验任务:①掌握利用for语句累加求和的算法及程序设计。
②掌握利用while语句累加求和的算法及程序设计。
③掌握利用for和if结合判断水仙花数的算法及程序设计。
④掌握利用for和if结合判断素数的算法及程序设计。
实验要求:通过独立的分析、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完成相应程序的编写。
二、任务讲解
1、求1+2+3+……n的和,其中n的值由键盘输入。要求分别使用for和while语句实现。
程序:
main()
{
int i,n,s=0;
scanf("%d",&n);
for(i=1;i<=n;i++)
s=s+i;
printf("s=%d\n",s);
}
main()
{
int i,n,s=0;
i=1;
scanf("%d",&n);
while(i<=n)
{
s=s+i;
i++;
}
printf("s=%d\n",s);
}
2、打印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
程序:
main()
{
int g,s,b,n;
for(n=100;n<=999;n++)
{
g=n%10;
s=n/10%10;
b=n/100;
if(g*g*g+s*s*s+b*b*b==n)
printf("%d\n",n);
}
}
3、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是否是素数。
程序:
main()
{
int i,m;
scanf("%d",&m);
for(i=2;i<=m-1;i++)
if(m%i==0)
break;
if(i<=m-1)
printf("该数不是素数!\n");
else
printf("该数是素数!\n");
}
三、总结归纳
所学知识为: for和while语句格式及使用(1+2+...+n)、if和for结合使用(判断素数、水仙花数)。重点知识为for和while语句格式及使用(1+2+...+n)、if和for结合使用(判断素数、水仙花数)。难点知识为循环结构执行过程。
四、作业布置
要求:代码调试准确,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书写清晰。
内容:实验五代码编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