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或项目名称 实验二 数据类型及运算本次授课类型 □理论 实验 □理实一体 □实训 □实习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授课进度十三 3 1、2 符合 □超前 □滞后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 2、掌握用户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3、掌握有关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 4、熟悉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及强制类型转换。教学重点 1、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基本数学运算和自加自减运算 3、强制类型转换教学难点 自加自减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 分配任务介绍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讲解 知识讲授 5分钟任务讲解 学生练习 基本数学运算符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20分钟整型和字符型通用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20分钟自加自减运算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20分钟强制类型转换 操作演示 知识讲授 15分钟总结归纳 重点掌握变量的定义、基本数学运算符、自加自减运算和强制类型转换。 归纳法 5分钟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 知识讲授 5分钟教学效果及改进思路一、任务介绍实验任务:完成基本数学运算符、整型和字符型通用、自加自减运算和强制类型转换实验题目。实验要求:通过独立的分析、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完成相应程序的编写。二、任务讲解1、写出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掌握运算符/、%的应用)#include main(){int i=15,j=4 ;printf(“%d\n”,i/j) ;printf(“%d\n”,i%j);printf(“%d,%d\n”,i/10,i%10);}运行结果:331,52、写出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整型和字符型通用)#include main(){int c1,c2;c1=97;c2=98;printf(“c1=%c,c2=%c\n”,c1,c2);printf(“c1=%d,c2=%d\n”,c1,c2);}运行结果:c1=a,c2=bc1=97,c2=983、写出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自增自减运算符的应用)#include main(){int i ;i=3;printf(“i=%d\n”,++i) ;}运行结果:i=4如果改为下面一条输出语句查看输出结果printf(“i=%d\n”,i++) ;运行结果:i=34、写出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include main(){float i=3.6 ;int j;j=(int)i;printf(“i=%f,j=%d\n”,i,j) ;}运行结果:i=3.6,j=3三、总结归纳所学知识为: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基本数学运算符、整型和字符型通用、自加自减运算和强制类型转换。重点知识为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基本数学运算符、自加自减运算和强制类型转换。难点知识为自加自减运算。四、作业布置要求:代码调试准确,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书写清晰。内容:实验二运行结果及代码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