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考点01】三大人种划分依据:根据体质(体貌)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2、三大人种的特征(1)黄色人种皮肤黄色,眼睛为褐色或黑褐色,头发黑且直,鼻梁不高,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2)白色人种肤色浅白,眼睛呈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浅褐色,头发多为金黄色或棕色,且为柔软的波状或直发,鼻梁高,鼻尖突出,嘴唇薄。(3)黑色人种皮肤黝黑,眼睛是黑色,头发黑且多卷曲,鼻宽且鼻梁较矮,嘴唇厚并凸出3、三大人种的分布(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居民也是黄色人种。(2)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非洲的北部,伴随欧洲的殖民扩张还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3)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美洲也有黑色人种分布。【考点02】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定义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 人/平方千米公式意义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自然因素 气候 世界上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纬度 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而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地势 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海陆 一般而言,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稀少。社会经济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人口稠密区:地区 稠密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和平原地区①亚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④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地区 稀疏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①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②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③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④高原、山区 高寒缺氧【考点03】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总人口/总人口×100%-年内死亡总人口/总人口×100%。3、各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考点03】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3、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有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等。4、应对人口问题的政策: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有的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的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考点01】世界的主要语言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一般说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3、语言的分布及特征(1)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2)英语:分布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3)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4)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加拿大和非洲一些国家。(5)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等原苏联盟国。(6)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考点02】世界三大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创始人 耶稣 穆罕默德 释迦牟尼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发源地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发源时间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前6-前5世纪节日 圣诞节、复活节 开斋节、古尔邦节 佛诞节教徒 修士、修女 穆斯林 和尚、尼姑宗教经典 《圣经》 《古兰经》 《佛经》主要特点 信仰人数最多 第二大宗教 第三大宗教宗教建筑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中国,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清真教”。第三节 聚落【考点01】城市和乡村1、概念和分类:概念 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类 乡村聚落2、聚落形式:类型 乡村 城市差异 外观 范围小,建筑物矮,道路稀疏,人口数量少,汽车流量小等 范围大,建筑物高,道路密集,人口稠密,汽车流量大等划分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生产方式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环境 污染较重 环境优美产生早晚 早 晚3、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考点02】聚落与环境1、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2、聚落的形态和分布:分布 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形态 在平原地区呈团块状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考点0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1、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继承的宝贵财产,也是旅游名胜的重要基础。2、《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中国福建土楼、秘鲁马丘比丘、西班牙历史文化名城——托莱多、柬埔寨吴哥窟等。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有: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