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课组 物理 设计人 审核人 课型 时间课 题 熔化和凝固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物质的三态 (2)知道熔化的凝固的定义,条件与特点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別 2.科学思维 会利用逆向思维,通过对熔化过程的学习探寻凝固过程的特点 3.科学探究 完成实验: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观察实验现象,数形结合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提高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 4.科学探究与责任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 点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与特点难 点 物质熔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图像分析学 法 主动愉悦、竞争合作、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学 习 过 程 【项目1】物质的三态 1.学生活动:自然界中的水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在循环中有哪些存在的形式呢? 常见的物质状态: 、 、 。 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项目2】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 2.学生活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一下熔化时物态的改变,温度的变化,并思考在熔化时撤去酒精灯会怎么样。 实验名称:物质熔化的特点 (1)实验器材:海波、石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 、 。 (2)“水浴法“加热: (3)实验现象:海波在熔化时,温度 石蜡在熔化时,温度 熔化需要 (4)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石蜡)的温度 (5)数据处理: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画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晶体:熔化时吸热 的固体 常见:冰、海波、萘、金属 晶体熔化条件: 、 4.非晶体:无固定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的固体。 常见:玻璃、橡胶、塑料、石蜡、松香、沥青 反馈练习1: 1. 夏天,在饮料中加些冰块能使饮料变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冰块( ) A. 熔化放热 B. 熔化吸热 C. 凝固放热 D. 凝固吸热 2.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一定熔点的一组是( ) A. 冰、铁、铝 B. 蜡、铝、玻璃 C. 蜡、玻璃、沥青 D .冰、铁、沥青 3.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是非晶体 B. 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 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项目3】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2.凝固是一个 的过程 3.学生活动:熔化是从固态到液态,凝固正好反过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温度变化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不妨可以学习一下对称的思维,来看一下海波的凝固过程。 4.同种晶体:凝固点=熔点 反馈练习2: 1. 各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2.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铅的熔点为328℃,那么温度为328℃的铅所处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课堂总结】 1.从固态到液态:熔化(吸热) 2.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3.从液态到固态:凝固(放热) 4.同种晶体:凝固点=熔点 【课堂拓展】 物理与生活:为什么大人告诫你,冬天千万别在室外舔铁? 【课堂检测】 1. 将一杯0℃的水和一块0℃的冰同时放到同一房间里,结果水没有结冰,冰也没有熔化,则该房间里的温度( ) A.高于0℃ B.等于0℃ C.低于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不定项)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在t时=14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订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