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第二课时 一 二 三 学习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应用 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学习目标 会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形式1: 形式2: 复习回顾 (1) an=a1+(n-1)d (n≥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在两个求和公式中, 各有五个元素, 只要知道其中三个元素, 结合通项公式就可求出另两个元素——知三求二. 新知探究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例1 某校新建一个报告厅,要求容纳800个座位,报告厅共有20排座位,从第2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问第1排应安排多少个座位? 分析:将第1排到第20排的座位数依次排成一列,构成数列{an} ,设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由题意可知, {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及前20项和已知,所以可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首项。 ? 1.本题属于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有关的应用题,其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等差数列. 2.遇到与正整数有关的应用题时,可以考虑与数列知识联系,建立数列模型,具体解决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实际问题的特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数列模型. (2)深入分析题意,确定是求通项公式an,或是求前n项和Sn,还是求项数n. 例题小结 1. 某市一家商场的新年最高促销奖设立了两种领奖方式:第一种,获奖者可以选择2000元的奖金;第二种,从12月20日到第二年的1月1日,每天到该商场领取奖品,第1天领取的奖品价值为100元,第2天为110元,以后逐天增加10元. 你认为哪种领奖方式获奖者受益更多? 课本P24 新知探究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 例9 已 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0,公差d=-2,则Sn是否存在最大值? 若存在,求Sn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和????< ????,可以证明{????????}是递减数列,且存在正整数????,使得当 ????≥????时,???????????,????????递减。这样,就把求????????的最大值转化为求{????????}的所有正数项的和。 ? 通项公式法求最值 解法1: 注意:当数列的项中有数值为0时,n应有两解. 新知探究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 分析????:另一方面,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写成??????????=????2?????2+????1?????2????, 所以当????≠0时, ????????可以看成二次函数????=????2?????2+????1?????2????(????∈????), 当????= ????时函数值。如图,当????< 0时, ????????关于????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下 的抛物线上的一些点,因此,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求相应的????, ????????的值。 ? 前n项和公式法求最值 解法2: 例题小结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最值的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一:通项公式法求最值 情形1:当a1>0,d<0时, 数列前面有若干项为正, 此时所有非负项的和为Sn的最大值. 此时由an≥0且an+1≤0求n的值 情形2: 当a1<0,d>0时, 数列前面有若干项为负, 此时所有非正项的和为Sn的最小值. 此时由an≤0 且an+1 ≥ 0求n的值 方法二:前n项和公式法求最值 例题小结 思考:我们发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 可化简为 , 这个函数式与函数 有什么关系? 当d=0 时,S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上的均匀分布的点. 当d≠0 时, 是二次函数 当x = n时的函数值. 几何意义:前n项和公式Sn的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上孤立的点. 常数列 例题小结 情形1:当a1>0,d<0 时,Sn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下的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上孤立的点. Sn n O 1 由 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求得最值及取得最值时的n的值. 情形2:当a1<0,d>0 时,Sn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上孤立的点. Sn n O 1 由 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求得最值及取得最值时的n的值. 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3且S3=S11,求n取何值时,Sn取最大值. 解法1 由S3=S11得 ∴ d=-2 ∴当n=7时,Sn取最大值49. 7 n 11 3 Sn 巩固练习 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3且S3=S11,求n取何值时,Sn取最大值. 解法2 由S3=S11得 d=-2<0 ∴当n=7时,Sn取最大值49. 则Sn的图象如图所示 又S3=S11 所以图象的对称轴为 7 n 11 3 Sn 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3且S3=S11,求n取何值时,Sn取最大值. 解法3 由S3=S11得 d=-2 ∴当n=7时,Sn取最大值49. ∴ an=13+(n-1) ×(-2)=-2n+15 由 得 ∴a7+a8=0 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3且S3=S11,求n取何值时,Sn取最大值. 解法4 由S3=S11得 ∴当n=7时,Sn取最大值49. a4+a5+a6+……+a11=0 而 a4+a11=a5+a10=a6+a9=a7+a8 又d=-2<0,a1=13>0 ∴a7>0,a8<0 当堂达标 解析∵S6>S7,∴a7<0,∵S7>S5,∴a6+a7>0,∴a6>0,∴d<0,A正确. AB 又S11=????????????(a1+a11)=11a6>0,B正确. ? S12=????????????(a1+a12)=6(a6+a7)>0,C不正确. ? {Sn}中最大项为S6,D不正确. 3. 已知等差数列-4.2,-3.7,-3.2,???的前n项和为Sn,Sn是否存在最大(小)值? 如果存在,求出取得最值时n的值. 课本P24 (1)当a1>0,d<0时,数列前面有若干项为正, 此时所有正项的和为Sn的最大值. 此时由an≥0且an+1≤0求n的值; (2)当a1<0,d>0时,数列前面有若干项为负, 此时所有负项的和为Sn的最小值. 此时由an≤0 且an+1 ≥ 0求n的值; 注意:当数列的项中有数值为0时,n应有两解. 求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最值的方法 1.前n项和公式法 2.通项公式法 利用Sn=An2+Bn进行配方,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此时n应取最接近????????????? 的正整数值; ? 利用等差数列的增减性及an的符号变化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