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1推动和平与发展 课件(4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1推动和平与发展 课件(4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 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强忧患意识。
2.道德修养: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3.法治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
4.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具体材料培养理解、分析及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
5.责任意识:认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和消除贫困与饥饿的具体行动。
教学难点:理解国际上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学习目标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2.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
3.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要推动可持续发展?
5.如何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知导入
俄乌冲突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到目前,持续时间已经一年。这是欧洲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中,世界各国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2年乌克兰经济将萎缩45%,而俄罗斯经济部门一度估计俄罗斯今年的GDP会萎缩8-10%,且明年仍将处于萎缩趋势。
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除去乌克兰仍然损失的约20%土地外,其基础设施损失将需要数千亿美元进行修复,这一损失可能是乌克兰十几年才能恢复的。俄乌双方皆有超过10万军人伤亡,另外还有超过5万乌克兰平民死亡。
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遇到过各种困难、挫折,甚至灾难,但从未停止携手共进的脚步:人类经受过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
第一目
一、维护世界和平
阿富汗战争
200万人流离失所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p16-18
两伊战争
伤亡人数约270万
叙利亚内战
至少35万人丧生
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参战国和地区:33个,
卷入战争的人数:15亿以上,
伤亡:3000余万人,
死亡:1000余万人,
经济损失:2700多亿美元。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9.9.1—1945.9.2)
参战国和地区:61个,
卷入战争的人数:20亿以上,
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伤亡:9000余万人,
死亡:5100余万人,
经济损失:5万多亿美元。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损失: 在14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共 3500多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一颗原子弹的危害
日本成为人类战争史上唯一一个被使用原子弹的国家: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据战后统计,“小男孩”造成了日本高达8.8万人死亡,5.1万人失踪。而且原子弹的爆炸产生的强烈光波,也让很多日本人失明了,爆炸还遗留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日本至今仍然有影响。
三天后,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了第二个原子弹,随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日本的统计,至今,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爆炸死亡人数分别超过25万和14万!而幸存者也是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
③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课堂笔记
一、维护世界和平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p16-18
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P16
②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P17
③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P18
思考:为了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了哪些探索来维护世界和平?
朝核六方会谈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
成立联合国
派驻维和部队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俄乌会谈
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2.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p18-19
①国际社会:致力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成立联合国,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等
结论: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长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世界整体上维护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打起来吗?
和平因素
战争因素
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可能性。
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局部战争和冲突
民族问题
宗教冲突
领土争端
恐怖主义
课堂笔记
一、维护世界和平
3.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p18
局部战争与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
我国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习声回响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考: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2.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p18-19
②中国政府:我国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p18
我们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2.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p18-19
③公民个人: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p19
新知讲解
一、维护世界和平
2.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p18-19
①国际社会:致力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等
②中国政府:我国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p18
③公民个人: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第二目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知讲解
《2021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增加1.2亿左右,极端贫困率自1998年以来首次上升。2020年,全球共损失约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极端贫困率从2019年的8.4%升至9.5%;饥饿人口数量可能增加8300万到1.32亿,总数将达到8亿人左右;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儿童发育迟缓,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加剧这一问题。
思考:结合图片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划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万美元以下为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为低等发达国家,3万美元到6万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8万美元以上为高等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的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的GDP占世界66.5%,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则占45.9%,人口占世界比率约16%。最不发达国家数量:1970年:25个;2000年:49个。
美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5万亿美元,非洲的40个发展中国家则不过是8000亿美元。美国年增长3%就等于非洲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产值美国为7万美元,非洲不到1万美元。
南北差距
你发现了什么?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埃塞俄比亚:教育导致的贫困
尼日尔:自然环境导致的贫困
刚果:战争导致的贫困
在这里, 47%的男性和31%的女性是文盲
在尼日尔,干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持续的武装冲突打破了该国的经济
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4.为什么要推动可持续发展?P19-20①②③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思考: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做?
探究分享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思考:两个目标有何异同?说明什么?
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
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普及初等教育。
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孕妇保健。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联合国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儿童的权能。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减贫行动——联合国减贫的关键力量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这5年,平均每天3.7万人走出贫困,年均减贫超过1300万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累计超过70%,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议程的第一项目标。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是联合国在全球开展粮食援助活动的机构,它的宗旨是帮助受助国实现粮食自给,消灭饥饿和贫困。
每年向2000万学龄儿童提供餐食
“食品换资产”项目,向饥饿人口提供食品,鼓励受益者为发展项目工作。
“食品换培训”项目,使贫穷的人们能投入时间学习生存技能,如养蜂、缝纫以及认字读书等。
这说明了消灭贫困需要怎么办?
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知讲解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5.如何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P20-21①②③
①设立减贫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②探索发展途径: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③采取积极行动: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知讲解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P18
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基础、前提
有力保障
相辅相成
课堂小结







维护世
界和平
推动可持
续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为实现和平采取了哪些方式?
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为维护和平,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类面对的发展课题?
为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
课堂练习
1.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四处煽风点火,嘴上高呼和平,行动上却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扮演着阻挡和平对话,解决冲突的幕后黑手。从中可以看出( )
A.和平与发展,已不是世界主题
B.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C.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空前加深
D.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D
课堂练习
2.(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与伊朗签署联合声明,恢复外交关系,为维护地区与国际安全带来希望。王毅称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材料体现了我国( )
A.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B.是解决全球危机的决定力量
C.是世界事务的主宰者 D.在多极化世界中谋求自身利益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分析题文,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A正确;
B:中国是解决全球危机的重要力量;B错误;
C:中国不是世界事务的主宰者;C错误;
D: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谋求自身利益;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3.(2023年甘肃省陇南市)2023年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间,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体现了( )
A.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C.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D.合作共赢理念得到所有国家认可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正确;
B: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者,不是领导者;B错误;
C:我国不是发达国家,C错误;
D:所有,观点太绝对;D错误;
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哈尔滨街头,有一座雕塑,它由炮身和人物两部分组成,表现了战争与和平、历史与今天、伤痛与希望。这一雕塑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关注发展 B.倡导公平 C.迎接挑战 D.珍惜和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
D:分析漫画联系教材内容可知,哈尔滨街头这一雕塑,表现了战争与和平、历史与今天、伤痛与希望,启示我们应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故D符合题意;
ABC:关注发展、倡导公平、迎接挑战均与漫画内容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D
课堂练习
4.(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近年来,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先后建立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共享一个地球,消除差异才能相容
B.和平发展时代主题,强权霸权不合时宜
C.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D.和平合作勇于担当,和谐世界中国梦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分析题文,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和平合作勇于担当,和谐世界中国梦想;D正确;
A:国家之间的差异不可能消除;A错误;
B:强权霸权在题干中不能体现;B 不符合题意;
C: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题干中不能体现;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D
课堂练习
6.(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3月,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该事件充分表明中国( )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C.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领导制定全球性发展规则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2023年3月,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该事件充分表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A正确;
BC:选项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BC排除;
D:我国并没有领导制定全球性发展规则,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7.(2023年福建省)“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古人的这一思想观念对我国国际交往的启示是( )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打破世界多极化格局 ④国家间共同利益至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发展、国家安全。
①②:“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意思是国家虽然强大,经常发动战争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备战必然危险;启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要适应世界多极化格局,故③说法错误;
④: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材料二:为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做法,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8.材料一
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有什么意义?(6分)
[答案] ①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有利于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④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着其他国家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实现共同繁荣。(每点2分,回答其中三点得6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