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学案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学案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标要求】
1.1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1.2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问题导学】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
3.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手段、政治思想方面
4.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的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7.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9.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
13.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原始社会:
(1)生产力状况: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
(2)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始社会氏族管理方式:
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4)原始社会的解体: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了。
(5)阶级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奴隶社会:
(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封建社会:
(1) 生产关系的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
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3)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4.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的意义:
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臣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原因:①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 劳动人民布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別企业内 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②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啐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总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难点突破】
1.社会形态的异同点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趋势
3.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5.《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6.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经典例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究竟只存在一种模式还是有多种道路可选,这是困扰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并不断引起争议的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是最好最后的一种制度,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至今,西方国家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生矛盾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态势和民粹主义凸显,“历史终结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驳斥“历史终结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宣言》所秉持的人民立场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共产党宣言》的建党原则,统筹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人平等,一切大事在议事会上由成年男子决定
B.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人类摆脱了蒙昧的状态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萌发和出现
D.社会主义社会人人互助合作,对社会总产品实行按劳分配
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 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俯察审视,勾画出了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近5000年的历史进程。运用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人猿相揖别”,标志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有专家指出:资本主义带来丰饶的同时,弊端更加明显。新冠疫情爆发后,全世界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②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会导致产生贫富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预见性。《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奠定实践基础
③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全人类解放之路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②“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③“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劳而不得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共产党宣言》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欧洲的旧势力之所以如此畏惧,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马克思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本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2月,约50万人在英国伦敦参加罢工游行,由于疫情期间政府实施了更加有利于富人的经济政策,同时乌克兰危机使得能源、粮食价格大涨,物价飙升。罢工人员表示,“支付完账单,工资已没有剩余,这让人必须思考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工人们要求提高工资待遇。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此次罢工事件发生的总根源
②工人能够获得薪酬是因为工人能够占有部分生产资料
③工人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④没有疫情和俄乌冲突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罢工抗议事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下列关于这部著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具体方案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②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④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既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实际和世界发展形势,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推向实践形态,又从新的实践形态推向制度形态,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材料表明( )
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②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造和发展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反映出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空想社会主义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违背人的理性的表现。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的内在矛盾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由此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从人性出发正确把握规律
②空想社会主义用理性原则批判资本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完全相悖
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
1.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历史证明,因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并不具备“普世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分析】背景素材:驳斥西方“历史终结论”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驳斥类主观题,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国式现代化等角度来驳斥“历史终结论”。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是最好最后的一种制度,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至今,西方国家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生矛盾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态势和民粹主义凸显,“历史终结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可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历史证明,因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并不具备“普世性”。
有效信息②: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①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②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③有利于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④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战胜困难。
【分析】背景素材: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大会和党的十九大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说明中国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意义,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可联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
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③: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可联系先进性纯洁性、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关键词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联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当堂达标】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原始社会人人平等,一切大事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A说法错误。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开始,人类摆脱了蒙昧的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B说法错误。
C: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C符合题意。
D:社会主义社会人人互助合作,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详解】①③:“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其中,“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①③正确。
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标志着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而“人猿相揖别”,说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②错误。
④: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形态不会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B
【详解】①③: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这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①③符合题意。
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②错误。
④: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贫富差距就越大,所以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导致并加剧贫富差距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B
【详解】①③:《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共产党宣言》奠定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并非“实践基础”,②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A
【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之所以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②正确。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的是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般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C
【详解】①:从诗句“岁暮锄犁傍空室”可以看出农民耕作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①正确。
②:从诗句“耕种山田三四亩”不能说明土地是归农民所有的,“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也不符合历史事实,②错误。
③:通过结合“税多不得食”的下句“输入官仓化为土”可知,征税的是官府而不是地主,而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而不是税收,③错误。
④:农民劳而不得,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土地集中于地主手中,农民没有多少土地,所以遭受封建剥削,④正确。
故本题选C。
7.C
【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欧洲的旧势力之所以如此畏惧,是因为《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②③正确。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8.C
【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①不选。
②③: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其中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②③符合题意。
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未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④不选。
故本题选C。
9.C
【详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英国伦敦的罢工游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反映,①符合题意。
②: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工人获得的薪酬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价格,②错误。
③:工人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这是因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③符合题意。
④:疫情和俄乌冲突不是罢工的根本原因,造成罢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这一矛盾存在,就会发生罢工抗议事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来源,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勾画美好社会蓝图,①符合题意。
②③: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符合题意,③排除。
④:“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反映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脉络,而不是反映其产生的历史前提,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A
【详解】③:《共产党宣言》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方向,但不提供具体方案,③说法错误。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说法错误。
①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①②正确。
故本题选A。
12.A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也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①②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但与材料的主旨不相符,③不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的表述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①说法错误。
②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说法错误,③符合题意。
④: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①③: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表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与社会主义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仅仅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②排除。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5.C
【详解】②④: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的内在矛盾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用理性原则批判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②④符合题意。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才正确把握了规律,①错误。
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